賈珏眯起眼,西北邊陲?
那可是異族騎兵頻繁出沒的地帶,李將軍這“看好”的意味,怎麼嚼都透著股殺氣。
但他賈珏是誰?
豈是輕易能被算計的?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他倒要看看,這位李將軍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第二天,賈珏點齊人馬,直奔西北邊陲。
一路上,黃沙漫天,飛沙走石,環境惡劣得令人窒息。
賈珏卻神色如常,彷彿對這一切早已習以為常。
到達目的地後,賈珏立刻投入到建城工作中。
他深入瞭解百姓的擔憂,挨家挨戶走訪牧民。
然而,百姓們並不買賬,他們對賈珏的態度冷淡,甚至充滿敵意。
“朝廷的走狗!”“來搶我們土地的強盜!”各種難聽的話語像刀子一樣紮在賈珏心上。
賈珏耐著性子解釋,建城是為了保護他們,是為了抵禦異族入侵,是為了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可這些話在百姓們聽來,卻像是天方夜譚。
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早已習慣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對朝廷的承諾充滿了懷疑。
“大人,您是沒見過異族騎兵的兇殘,建城?建城能擋住他們嗎?”一位老牧民指著遠處的荒漠,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恐懼,“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土地就是我們的命根子,您說要建城,我們的土地怎麼辦?”
賈珏知道,要改變這些牧民的想法,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他需要找到一個突破口,一個能夠讓他們信服的理由。
“土地,我會給你們更好的!”賈珏擲地有聲地承諾,但老牧民只是冷笑一聲,轉身離去。
接連幾日,賈珏都碰壁而歸,百姓的牴觸情緒越來越強烈。
就連原本支援他的孫將軍也開始動搖,勸他不要再執著下去。
“賈大人,民心如此,強扭的瓜不甜啊!”孫將軍嘆了口氣,臉上寫滿了擔憂。
賈珏眉頭緊鎖,難道真的要放棄嗎?
不,他絕不放棄!
“系統……”賈珏低聲呢喃,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幫我查閱一下,歷史上有沒有類似的案例……”
系統迅速檢索,海量資訊湧入賈珏的腦海。
從秦朝修築長城抵禦匈奴,到漢代昭君出塞換取邊疆和平,再到明朝戚繼光抗倭……
一個個鮮活的歷史案例,如同電影般在他眼前閃過。
賈珏嘴角微微上揚,這波穩了!
他挑燈夜戰,將這些案例整理成一個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再添油加醋一番,簡直比說書先生的段子還精彩。
第二天,賈珏再次召集百姓,不再長篇大論地講道理,而是繪聲繪色地講起了故事。
“話說當年秦始皇……”賈珏清了清嗓子,聲情並茂地講述著長城的故事,時不時還模仿幾句秦腔,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他將枯燥的歷史事件轉化為生動的故事,將複雜道理融入簡單的比喻,聽得老百姓一愣一愣的。
講完秦始皇,又講漢武帝,從衛青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再到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話,聽得百姓們如痴如醉。
賈珏口若懸河,妙語連珠,簡直就是行走的“故事大王”。
“所以說啊,這建城不僅能保護大家,還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賈珏總結道,眼神中充滿了自信。
老牧民捋了捋鬍鬚,原本緊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了。
“這……倒也有些道理。”他喃喃自語,態度明顯有所鬆動。
其他牧民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看來,賈珏這招“故事攻心”還真管用!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一個牧民慌慌張張地跑過來,臉色煞白。
“不好了!巴圖族長派人來了,說……說……”他氣喘吁吁,半天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說什麼?”賈珏心頭一緊,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說……說建城之後,朝廷會加重賦稅,還要……還要抓我們的孩子去當兵!”那牧民終於緩過氣來,顫抖著說道。
此言一出,人群頓時炸開了鍋。
剛剛還有些動搖的百姓們,瞬間又變得群情激奮,看向賈珏的眼神也充滿了敵意。
老牧民臉色鐵青,指著賈珏怒吼道:“我就知道!朝廷的鷹犬,果然沒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