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玉版(2 / 3)

黃帝又問:“那已經有膿血了,發現了,能不能用小針來治呢?”

岐伯說:“用小針治小毛病還行,對付已經有膿血的大問題,就像拿個小樹枝去攔洪水,作用不大。要是用猛藥治大病,又可能傷著身體。所以啊,碰到已經有膿血的情況,就得用砭石或者鈹針這種厲害的傢伙來處理。”

您瞧瞧,這就像治病得根據病情大小來選工具,小針是“輕騎兵”,適合小打小鬧,碰到膿血這種“大麻煩”,就得請出砭石和鈹針這些“重型武器”。

逆順之法:治療的“正確開啟方式”

“黃帝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岐伯曰:‘其在逆順焉。’黃帝曰:‘願聞逆順。’岐伯曰:‘以為傷者,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內藥而嘔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項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脫,是五逆也。除此五者為順矣。’”

黃帝擔心地問:“用猛藥治大病,難道就不能讓人全好嗎?”

岐伯說:“這就得看是逆是順啦。”黃帝趕緊追問:“快給我講講啥是逆啥是順。”

岐伯說:“要是受傷的人,白眼珠發青,黑眼珠變小,這是第一種逆的情況;吃了藥就嘔吐,這是第二種逆;肚子疼得厲害,還特別口渴,這是第三種逆;肩膀脖子活動不方便,這是第四種逆;聲音嘶啞,臉色也不好,這是第五種逆。要是沒有這五種情況,那就是順,治療就容易成功。”

這就像治病有個“通關秘籍”,得看病人有沒有這五種“逆”的情況,要是有,就像遊戲碰到了大boSS,不好對付;要是沒有,那就像走在平坦大道上,治療就能順利些。

“黃帝曰:‘諸病皆有逆順,可得聞乎?’岐伯曰:‘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洩,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洩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洩,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

黃帝還不滿足,又問:“其他病也有逆順之分吧,快給我講講。”

岐伯說:“肚子脹,身體發熱,脈象還大,這是第一種逆;肚子咕嚕咕嚕叫,還脹,四肢冰涼,還拉肚子,脈象卻大,這是第二種逆;流鼻血止不住,脈象大,這是第三種逆;咳嗽還尿血,身體消瘦,脈象卻又小又有力,這是第四種逆;咳嗽,身體消瘦,還發熱,脈象又小又快,這是第五種逆。有這些情況的,不出十五天就可能死。還有啊,肚子脹得老大,四肢冰涼,身體消瘦,拉肚子厲害,這是一種逆;肚子脹還便血,脈象大,還時不時停一下,這是第二種逆;咳嗽、尿血,肌肉都沒了,脈搏還在跳,這是第三種逆;吐血,胸口滿,還牽連到後背,脈象小還快,這是第四種逆;咳嗽、嘔吐、腹脹,還消化不良拉肚子,脈象都沒了,這是第五種逆。有這些情況的,不到一個時辰就可能死。醫生要是不注意這些,瞎治療,那就是逆著治,沒好結果。”

您瞧瞧,這岐伯就像個“病情偵探”,把各種病的逆順情況說得明明白白。這逆的情況就像身體發出的“紅色警報”,得趕緊重視,不然小命可就危險啦。醫生要是不按這規則來,就像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越跑越偏。

針刺之要:小針裡的“大乾坤”

“黃帝曰:‘夫子之言針甚駿,以配天地,上數天文,下度地紀,內別五臟,外次六腑,經脈二十八會,盡有周紀。能殺生人,不能起死者,子能反之乎?’岐伯曰:‘能殺生人,不能起死者也。黃帝曰:‘餘聞之則為不仁,然願聞其道,弗行於人。’岐伯曰:‘是明道也,其必然也,其如刀劍之可以殺人,如飲酒使人醉也,雖勿診,猶可知矣。’”

黃帝對針刺療法很感興趣,說:“岐伯啊,你把這針說得神乎其神,能配天地,上能數天文,下能測地理,裡面能分辨五臟,外面能排列六腑,人體經脈的二十八個會合點,都有規律。但有人說這針能把活人扎死,卻不能把死人救活,你能反過來嗎?”

岐伯老老實實回答:“這針確實能把活人扎死,不能把死人救活。”黃帝又說:“我聽著覺得這可太不仁義了,不過我還是想知道為啥,我保證不這麼幹。”

岐伯說:“這是明擺著的道理呀,就像刀劍能殺人,喝酒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