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衛氣失常(1 / 3)

《靈樞·衛氣失常》:身體“防衛軍”的那些異常事兒

在中醫經典《靈樞》裡,《衛氣失常》這一篇就像在講身體裡“防衛軍”的故事。咱身體裡的衛氣,就好比一支時刻保衛咱們健康的軍隊,要是這支軍隊出了狀況,那身體這座“城堡”可就危險啦。下面,咱就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把這篇古老的經典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白話文,來瞧瞧衛氣到底會鬧哪些“失常”的么蛾子。

衛氣的“編制”與身形的關係

“黃帝問於伯高曰:‘衛氣之留於腹中,蓄積不行,苑蘊不得常所,使人支脅胃中滿,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傍取之。’”

黃帝就像個操心的大管家,拉著伯高問:“伯高啊,你說這衛氣要是在肚子裡賴著不走,堆積起來,像堵車似的,不能正常巡邏,搞得人肋骨旁邊、胃裡都脹脹的,喘氣都不順暢,這可咋整啊?咋把這衛氣疏通開呢?”

伯高胸有成竹地回答:“黃帝您別急,這衛氣要是堆積在胸口,那就從上面想辦法把它疏通,就好比從隊伍的前頭去指揮;要是積在肚子裡,那就從下面下手,從隊伍的末尾疏導;要是上下都滿了,那就從旁邊想轍,從側面給它開個通道。”

這衛氣就像一支紀律有時不太好的隊伍,走著走著,突然在某個地方扎堆了,把路堵得死死的,讓身體難受。這時候就得像個聰明的指揮官,找準隊伍堵塞的位置,從不同方向去疏通,讓衛氣這支隊伍重新恢復正常行軍。

“黃帝曰:‘人有身體髀肭股 皆腫,環齊而痛,是為何病?’伯高曰:‘病名曰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故環齊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

黃帝又發現問題了,問:“伯高啊,有的人身體、大腿、屁股這些地方都腫起來,圍著肚臍一圈還疼,這是啥怪病啊?”

伯高解釋道:“這病叫伏梁,病根兒是風邪。這風邪就像個搗亂的小壞蛋,讓衛氣亂竄,衛氣溢到大腸,還賴在肓這個地方不走了。這肓的源頭就在肚臍下面,所以肚臍周圍就疼起來啦。這時候可不能亂動它,要是瞎折騰,就像捅了馬蜂窩,會引發小便不暢的毛病。”

您瞧瞧,這風邪搗亂,讓衛氣失常,結果搞得身體這兒腫那兒疼,就像一場身體裡的“內亂”。還得小心翼翼處理,不然又會引發新的麻煩,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

“黃帝曰:‘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此為何病?’伯高曰:‘此所謂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

黃帝接著問:“伯高啊,有的人尺脈跳得特別快,筋還繃得緊緊的能看出來,這又是啥病呢?”

伯高說:“這叫疹筋,得這病的人,肚子肯定也緊緊的不舒服。要是臉上還出現白色或者黑色,那就說明病情嚴重啦。”

這就好比身體透過尺脈和筋給咱們發訊號,告訴咱們衛氣可能出問題了。就像汽車儀表盤上的警示燈亮了,提醒咱們得趕緊檢查身體,要是還出現臉色變化,那就像警示燈開始閃紅光了,問題嚴重,得趕緊重視起來。

衛氣失常與肥瘦老小的“特殊關係”

“黃帝曰:‘人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黃帝曰:‘別此奈何?’伯高曰:‘膕肉堅,皮滿者,肥。膕肉不堅,皮緩者,膏。皮肉不相離者,肉。’”

黃帝又琢磨起人肥瘦的事兒了,問:“伯高啊,咋知道一個人是胖是瘦呢?”

伯高說:“人分肥、膏、肉三種型別。”黃帝一聽更來勁了,追問:“這咋區分呢?”

伯高回答:“你看啊,要是膝蓋後面的肉摸起來硬邦邦的,面板也緊繃繃的,這就是肥型。要是膝蓋後面的肉不緊實,面板鬆鬆垮垮的,這就是膏型。要是面板和肉緊緊貼在一起,不鬆不緊,那就是肉型。”

嘿,您瞧瞧,這伯高把人按肥瘦還細分出了三種型別,就像給人做了個特別的“體型分類”。這不同型別的人,衛氣的執行可能也有點不一樣,就像不同配置的電腦,執行程式的方式有點差別。

“黃帝曰:‘身之寒溫何如?’伯高曰:‘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細理者身熱。脂者,其肉堅,細理者熱,粗理者寒。’”

黃帝又好奇了,問:“那這不同型別的人,身體的寒熱情況咋樣呢?”

伯高說:“對於膏型的人,要是肉軟軟的,面板紋理粗的,身體就偏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