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只見一個老家人好似想起什麼來,上前說道:
“老爺,我倒想起一件兵器來。”
“你想起什麼兵器來了?”員外說。
老家人說:
“老爺,你怎麼忘了,咱們院後面柴房,不是有一條戟麼?”
員外說:
“柴房有什麼戟?”
老家人說:
“就是那個當柱子用的。”
員外一下想起來了,說道:
“那條戟當初幾個人都抬不動,叫這位客官哪裡拿得起?”
薛仁貴忙問:
“是什麼戟?待我看看來。”
員外說道:
“你看它也無益,拿它不動的,這條戟,名叫方天畫戟,是我大漢時先祖樊噲所用之物,多年來我家沒有習武之人,這杆戟也就沒有人用了,當初蓋柴房時用作柱子用了,重有兩百四十斤,哪能用得它?”
薛仁貴一聽,樂了,說道:
“若是樊噲用的古戟,那才是我薛仁貴用的器械,快領我去看來!”
“好,那我領你去看看。”
員外於是叫家人打來燈籠,與莊漢領著仁貴往後院來。
到後院,果看見有三間柴房,進得柴房,把燈籠一照,家人說:
“就是這一條!”
薛仁貴抬頭一看,果見一條杯口粗的方天畫戟,戟頭正頂著正樑上,另一頭插在地下,大喜道:
“好呀!這正是我要用的戟!”
員外說道:
“只怕太重,動它不得。”
薛仁貴說:
“無妨,就是再重些,我也拿得起,家人們,拿根木頭柱子過來,待我托起梁來,來個託梁換柱,換它出來。”
家人果然就找來了一根木柱子,墊上塊石頭,一量,高度剛好合適。
薛仁貴於是左手一抬,就把房樑子“咔” 的一聲託了起來,同時右手把鐵戟搖動,鐵戟一下就給撥了出來。
家人即把柱子拿過來頂將上去,上下一對正,薛仁貴手慢慢放下,一鬆,柱子就如原封不動般換好了,紋絲不差,如沒有動過一般。
薛仁貴把身上落下的灰塵彈了彈,拿著方天畫戟走到了外邊。
到院中空地上,一看,那戟有一丈八尺來長,把戟稍稍一抖,那戟上灰土就悉數脫落,竟閃閃發光,錚亮錚亮來,那員外與家人們直看得目瞪口呆,驚詫不已。
出了後院,又耍了耍,那戟使的呼呼生風,如蛟龍出海, 戟芒閃出陣陣凜冽寒光,呈雷霆萬鈞之勢,一陣翻飛,突然把戟一收,“咔啦”往地上一立,大聲道:
“好戟!好戟!不輕不重,正適合我用。”
眾人暗暗稱奇,再看那戟時,竟宛如新的無二。
員外說:“壯士,你若用著正趁手,這條戟就送與你罷。”
“好,多謝員外爺!”薛仁貴大喜道。
員外又問道:“壯士,你還要什麼?”
薛仁貴說道:
“別的不要,你給我準備二十名莊漢,要年輕力壯者,待我擒得那山賊來,幫我捆綁他們。”
“好,好!”
員外即吩咐老家人前去準備,一面又派人到莊外放哨打探訊息。
不一會,就見找來了二十名手握撲刀、鐵鐧等隨身兵器精壯年輕的棒小夥來了,又多多準備了棍棒、捆繩等。
薛仁貴說道:
“眾兄弟們,山賊來了,只消各位伏於院牆內,守好牆門,我一人霸定護莊橋,不容一兵一卒過橋,一一活捉那賊寇來,捆綁就是了。”
眾人齊聲應道:“是。”
薛仁貴便拿了方天畫戟,坐在廳上,二十名莊丁,各執兵刃、棍棒傢伙,守在門首下等候,靜候那山大王前來。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