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嘍囉見三個大王都被捉去,都嚇得跪地求饒,說:
“好漢,饒小的們性命,願拜好漢為寨王。”
薛仁貴說:
“我堂堂義士,豈做這偷雞盜狗之人,今三寇已擒,與地方除害,我也不傷你等性命,只須前去山頭收拾糧草,改邪歸正,各安生業,把山寨放火燒燬,不得再做強盜勾當,如若不然,定會掃滅不留。”
眾嘍囉連連叩頭,應道:
“是!多謝好漢饒命,再不敢了。”
於是迴轉山頭,收拾了東西,放火燒燬了山寨,都散夥去了。
薛仁貴押了姜興本,回到樊家莊,這時天已大明,太陽高照,樊員外帶領眾莊丁們,出莊門迎接入莊中,擺酒置菜,熱情款待,大家都吃喝個心滿意足。
薛仁貴用了酒飯,走過來,說道:
“你們三個毛賊,擅霸住烽火山橫行地方,如今被擒,有什麼話要說?”
三兄弟說:
“哎呀,好漢,饒我等性命,從今再不敢為盜,情願改邪歸正。”
薛仁貴看此三人也算是有武藝,善心尤存,遂有收降之意,便說:
“我看你們三位寨主,武藝高強,相貌堂堂,有一派英雄氣概,可惜你們空有一身本事,沒用在正道上,佔山為王,落草為寇,成了地方一大禍害,喏,罷了,現今天子東征,莫若投軍,迴歸朝廷,為國出力,我便饒了你等性命。”
三兄弟說:
“好漢,若饒我們性命,即刻就去投軍便了,敢問英雄尊姓大名?”
薛仁貴說:
“我叫薛仁貴,三位寨主,我願做你們的引路人。”
三兄弟說:
“多謝好漢,願生死跟隨。”
薛仁貴大悅,說:
“好!隨我一同前去即可,這樣,我們不如結拜為生死兄弟,為國效力,成了功名,共受朝廷恩惠。”
三兄弟大喜,說:
“承蒙好漢之恩,可惜我等乃一介草寇,怎敢高攀英雄結拜?”
薛仁貴說:
“如今,既已改邪歸正,自然為豪傑了。”
三人聽了,喜出望外,受寵若驚。
薛仁貴把三人繩索解了,三人立了起來,說:
“多謝好漢兄弟!”
樊員外在旁看到薛仁貴收服此三人,也是滿心歡喜,說:
“待老夫備上香紙寶燭,供上禮物來,你們四位好漢,就在這廳上結拜便了。”
哥仨管叫薛仁貴為大哥,薛仁貴再三謙讓,推辭不了。
於是四人跪在香火前,拜了八拜,對天盟誓,結拜為生死之交。
拜畢,燒了寶紙送神,就在廳上擺酒,眾人暢飲一番。
這邊,樊員外走進內房來,老夫人見了,說道:
“孩兒他爹,老身看這薛仁貴青年才俊,相貌堂堂,此去必有大將之分,是一個值得託付之人,女兒也正值青春,不如把女兒許配了他罷。”
見老夫人一說,員外大喜,道:
“夫人之言,正合我意,待我就去對他說來。”
員外來到廳堂說:
“薛恩人,老漢小女,年當十八,未曾婚配,老漢夫妻二人感蒙相救,欲將小女相配恩人,即日成親,以為日後之靠,未知好漢意下如何?”
薛仁貴說:
“員外爺,這可使不得!我家中已有妻室,我怎能在此成親,變成忘恩之人。”
員外說:
“恩人無妨,人家尚有娶三妻四妾,恩人娶兩位也不為過,我家女兒願做偏房側室便了。”
薛仁貴說:
“員外老爺呀,小姐正值青春年少,慢慢找著,總會擇得如意郎君,怎麼作偏房,豈不是有屈了?望員外老爺另選才郎,本人不敢遵命。”
員外說:
“恩人,老漢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小女之心也已願,誓不另再嫁他人,如若不應承,就是嫌棄小女貌醜了。”
李、姜兄弟三人在旁說道:
“薛兄弟,既然員外老爺如此說,小姐又已心願,如何不應承了?”
薛仁貴見推脫不過,兄弟們又如此之說,只得同意,說:
“既承不棄,在下薛仁貴謹從遵教。”
這樊員外見薛仁貴同意了,大喜說:
“好,待老夫擇一吉日,就此成親。”
薛仁貴說:“謝過岳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