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木城船上,李世民在清風閣中躲避風浪,總是聽得眾人說,海上風浪大,不曾平息,時間久了,就有些不耐煩,對軍師說道:
“軍師呀,自打上了這避風寨之後,這風浪竟是一刻也未停歇過,朕究竟要待到何時,方能順利迴轉長安啊?”
徐茂公聽聞皇上此言,趕忙拱手作揖,寬慰道:
“陛下莫急,請放寬心,依臣之見,明後兩日這風浪定然會逐漸平息下來,屆時,咱們便可安然下船,踏上歸程返回長安了。”
正當二人交談之際,忽然間只見一人大步邁入閣中,定睛一看,原來是元帥尉遲恭。
其徑直上前跪奏道:
“啟稟陛下,臣前來接駕!”
“接什麼駕?”李世民驚問。
“陛下,木城船已泊東遼獅子口,請陛下乘龍船進口子。”元帥尉遲恭道。
“什麼?到達了東遼海岸?”
李世民十分詫異,看向了軍師徐茂公。
徐茂公趕緊上前下跪,奏道:
“萬歲,臣來請罪,臣罪該萬死。”
李世民道:
“愛卿無罪,怎麼要朕恕罪來?朕內心不明白,細細說來。”
徐茂公道:
“陛下恕臣之罪,方敢細奏。”
李世民說:
“恕卿無罪,詳細奏於與朕知道。”
徐茂公道:
“臣該萬死,只因早前陛下懼怕風浪,歇駕登州,臣與元帥設了個瞞天過海之計,讓陛下安心渡海到東遼來。”
於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說了,李世民聽了大喜,說:
“哎,有這等之事,太好了,何罪之有,這是軍師與元帥的大功勞,二位愛卿,快快請起!”
元帥尉遲恭又道:
“我先鋒大軍已經攻下獅子口,佔了黑風關,請陛下下木城船,上龍船好進獅子口。”
李世民聞說言大喜,又說:
“既然坐木城船安穩,那就坐著木城船一路過去,豈不是更好?”
元帥尉遲恭說道:
“萬歲有所不知,這獅子口很狹窄,只能容一船而過,木城船太過浩大,不能透過。”
於是,李世民等一班公卿下了木城船,乘龍船穿過獅子口,往黑風關而來。
李世民一行抵達了東海岸邊,先鋒張士貴四子一婿,身騎戰馬,引領一隊兵士出關列隊迎接。
將士們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聲音響徹雲霄,震耳欲聾。
此時,關門兩側也早已整齊地排列著文臣武將。
五色旗幟在空中迎風招展,獵獵作響,有如一幅壯麗畫卷。
五十萬大唐人馬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黑風關。
馬蹄聲、腳步聲和盔甲的碰撞聲響成一片,將士們士氣高昂,所過之處揚起漫天塵土。
再加上先前已經到達的前鋒部隊張士貴的十萬兵馬,如今共計有六十萬大軍駐紮在這黑風關之中。
營帳連綿不絕,一眼望不到盡頭。
營區內炊煙裊裊升起,士兵們忙碌地準備著膳食和防禦工事,一片繁忙景象。
黑風關關府總衙大殿上,李世民坐在龍位上,軍師徐茂公、元帥尉遲功、先鋒總兵張士貴等一班文武,分賓坐定。
先鋒張士貴出前跪奏道:
“承蒙皇上洪福,我軍征討東遼,勢如破竹,接連攻克獅子口、黑風關,小婿何宗憲射箭擊中番將戴笠篷,成功奪取獅子口,後又飛身躍馬東海岸,以戟斬殺番將彭鐵豹,佔領黑風關,這些皆為小婿之功。”
李世民大悅,說:
“尉遲元帥,記了張愛卿功勞。”
元帥尉遲恭,拿出功勞簿,在上面畫了兩條紅槓槓,分別記了功勞。
雖然如此,但尉遲恭心下卻總有些納悶:這張士貴女婿何宗憲,平常狗頭狗腦的,怎麼能成此大事,莫不是假冒來的?
李世民又說:
“張愛卿,你女婿何宗憲甚為驍勇,明日即點人馬前去討伐金沙灘。”
“是!”張士貴領旨。
是夜,李世民降旨各大臣擺宴飲酒。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