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御營。
李世民對軍師徐茂公說:
“軍師呀,朕看應夢賢臣領兵佈陣,本領高強,但不知其兵韜武略學問如何?”
軍師徐茂公說:
“陛下,要知賢臣才學,很容易,只須降旨元帥尉遲恭,要他做一篇《平遼論》,就行了。”
李世民連忙宣旨元帥進御營,尉遲恭來到御營:
“吾皇萬歲!宣卿家有何旨意?”
李世民說:
“元帥,朕此去徵東,未知勝敗,今令你去做一篇《平遼論》與朕看。”
尉遲恭一聽,又是懵了,心想,自己字不識丁,怎做得這個什麼《平遼論》,叫張士貴做便了,說道:
“陛下,待本帥去做來。”
返回帥營,尉遲恭即吩咐左右:
“快傳先鋒張總兵進見。”
不一會,張士貴即來到,道:
“元帥大人,傳末將有何將令?”
尉遲恭道:
“本帥奉旨,要你做一篇《平遼論》,快去做來。”
張士貴一聽,也是懵了,平遼論,平遼論,怎個論呀,但這是旨令呀,只得應道:
“是!待末將做來。”
張士貴退出帳外,心道:這老黑子呀老黑子,哪壺不開提哪壺,你這個《平遼論》怎麼做呀?
連忙返到自己帳中,與四子一婿說了,四子一婿,面面相覷。
一會,女婿何宗憲說:
“岳父大人,還是傳薛禮來。”
張士貴說:
“賢婿說的好,傳薛禮!”
“是!”左右應道,前去傳薛禮來見。
一會薛仁貴來到,道:
“總兵大老爺,傳小人有何指令?”
“薛禮,適才元帥要本總做《平遼論》,你可做得來?”
“回總兵大人,《平遼論》小人可以做得來。”
“好,薛禮快去做來。”
張士貴面露驚喜之色。
薛仁貴返回“月”號帳中,叫兄弟們迴避,擺上香案,備了筆紙,供上天書,焚香
“叮咚!天書系統開啟”
“《平遼論》已寫就”
這麼快麼?
薛仁貴把天書開啟一看,《平遼論》赫然已經展現在其中了,字字明白,滿心歡喜。
薛仁貴用筆紙細細抄寫好,又收好了天書。
第二天一早,薛仁貴來到張士貴營帳中,說:
“大老爺,小人的《平遼論》做好了。”
張士貴心中大喜,接過一看,不錯,文章論述精妙,字字清晰,條理分明,自己想都不敢想,這薛禮還真是能人。
隨後,張士貴帶著薛仁貴所寫的《平遼論》前往尉遲恭帥營:
“元帥,《平遼論》做好了,是小婿何宗憲之功。”
尉遲恭大喜,展開一看,雖不認得字,但見字字工整,便驚歎不已,連連稱好,然而他不知此乃薛仁貴所作。
“好,好,待本帥記上一功。”
尉遲恭又拿出功勞簿, 在何宗憲名下畫了一個紅槓槓,把功勞記在何宗憲名下。
那尉遲恭也不認得字,直接拿到御營:
“啟陛下,《平遼論》在此,請過目。”
李世民道:
“好,取上來。”
侍臣接過,鋪上龍案,李世民一看,上面寫著:《平遼論》。
一看內容,甚妙,不禁高聲念道:
“混沌初分盤古出,三才治世號三皇。
天生五帝相繼續,堯舜相傳夏禹王。
禹王后代昏君出,乾坤一統屬商湯。
商湯以後紂為虐,伐罪弔民周武王。
周室東遷王跡熄,春秋戰國七雄強。
七雄併吞為一國,秦氏縱橫號始皇。
西興漢室劉高祖,光武中興後漢王。
三國英雄尊劉備,仲達興為司馬王。
楊堅篡周為隋王,國號興稱仁壽王。
天生逆子隋煬帝,弒父專權大鄴王。
鄴王邪政行無道,天下黎民盡遭殃。
天公降下真明主,重整乾坤歸大唐。
施行仁政貞觀帝,萬民感戴太宗王。
平除四海番王順,無道東遼又放狂。
明君御駕親跨海,一紀班師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