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二路救駕(1 / 2)

光陰荏苒。

大唐長安城中。

護國公秦叔寶病重,臨終這日,傳各府小爵主到病床前。

一個個教訓說:

“我當初幼年間,視死如歸,在槍刀內度日,不惜辛苦,才做到一家公位,如今你們正當青年少壯,當建功立業,不可偷懶安享在家,我死之後,須領兵前去保駕立功。”

又說:

“我兒過來,為父一片忠心報國,就是尉遲恭叔父領兵保駕,聞報一路平安,為父不能托膽放心,思量病好還要去保駕。如今看來,病勢沉重,是不能去了,為父倘有三長兩短,功名事大,祭葬事小,或三朝五日將來殯殮了,也不必守孝。單人獨騎前往東遼,戴孝立功,為國盡忠,方為孝子,為父死在九泉,自當保佑你立功揚名後世,孩兒盡孝,天下人知,若忘了我今日臨終之言,就是逆子了。”

秦懷玉含淚跪領教訓。

又叫羅透過來說:

“侄兒,你雖在木羊城,皇上也是一時之氣將你削職,你母親乃女流之輩,不知大節,萬分不快。但是有兩句詩說得好:人爵不如天爵貴,功名怎比孝名高。原是勸勉人子事親之意,你不要拿來認了真,到底為人功名為大,況且你少年本事高強,伯父未死之言,前去立功,皇上決不來見責的。”

羅通含淚答應。

這一日,對各府子侄一個個都是這樣吩咐,公子們不敢逆命。

叔寶歸天,喪葬已畢,眾爵主不忘遺命,奏聞千歲殿下,起兵十萬,羅通為二路元帥統兵,還有一班段家兄弟、騰氏弟昆、程鐵牛、尉遲號懷。

秦懷玉受父訓,戴孝立功,做為前部先鋒。

他頭戴三梁冠,身穿麻布衣,草索拴腰,腳踏蒲鞋,手執哭喪棒,隨身帶領三千人馬,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過海登岸,星弛趕赴三江越虎城。

剛剛好是徐茂公所算定的二十天,救兵已到三江越虎城。

一到三江越虎城,秦懷玉遠遠望去,只見營盤密密不計其數,都是番兵蜈蚣旗招展,圍住四城,並不見本國人馬旌旗,心中吃了一驚。

打發探子上前打聽天子安扎何方,去不多時,探子前來回報說:

“駙馬爺,不好了,只見四營盡是番兵圍繞城池,並不見我邦一個兵卒,一定萬歲人馬被困在城。”

秦懷玉說:

“既如此,安營紮寨,待元帥大兵一到,然後開兵。”

放炮一聲,安下營寨。

次日羅通大兵已到,秦懷玉上前接住說:“兄弟,就在此處安營罷!”

羅通說:“且到城邊朝見父皇,然後安營。”

秦懷玉說道:

“你看城外營盤,盡是番邦人馬,我們的兵將一個也不見,聖上定然困在城中。幸喜我們興兵來得湊巧,等候兄弟到來商議救駕。”

羅通說道:“哥哥說得有理。”

便傳軍令,大小三軍安下營寨,一聲炮響,十萬大兵齊齊紮下營盤。

眾爵主聚集帥營,議論破番之策。

羅通說:

“秦哥,番兵圍困城池,必然有幾百萬,所以城中老伯父不能殺出,須要裡應外合才能救得。”

秦懷玉說道:

“這也不難,當年掃北,兄弟獨馬單槍前去報號,今日理應愚兄踹進番營先去報知,就可裡應外合了。”

羅通道:“若說報號,原是小弟去,何勞哥哥出馬。”

秦懷玉說道:

“兄弟,你這句講差了。當日破虜平北,原是奉旨挑選元帥救駕,故此兄弟去報號,今日出兵不是奉旨,為兄不過受父親臨終之言,叫我戴孝立功,不惜身軀,所以願為先鋒,以搶頭功,不忘我父遺訓。一路上太太平平並無立功,今日理當是我單槍獨馬前去報號,算愚兄全了忠孝之心。”

羅通說道:

“這也說得是,讓哥哥前去報號,事不宜遲,速速前去,須要小心。”

秦懷玉說道:“曉得。”

秦懷玉戴孝在身,又不頂盔,又不穿甲,坐下呼雷豹,手執提爐槍,擺一擺,大吼一聲,便衝上前去。

番營內把都兒抬頭看見,叫聲:

“不好了!大唐朝救兵到了,有個中原蠻子來踹營了。”

旁邊一個說:

“兄弟,他不是踹營的,他單人獨騎而來,是到城報號的。哥們,我們發亂箭射他便了。”

秦懷玉大喝道:

“不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