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寒江關水戰,仙丹救兄(1 / 2)

成功斬殺蘇錦蓮後,薛丁山也與陳金定喜結連理,西番元帥蘇寶同則狼狽逃離鎖陽城。

此後,鎖陽城一帶太平無事,周邊依附的州縣,紛紛歸降大唐納款進獻。

薛仁貴擬奏章上報朝廷,一邊派遣薛先圖率領一萬兵馬,協同數員文武官員,鎮守界牌關;又令周文鎮守金霞關,周武鎮守接天關,各關皆配備兵馬與文官共同防守。

從這裡一路直到玉門關,均納入中原管轄範圍,百姓們也都安居樂業,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生活。

這日,薛元帥升帳議事,商議繼續西進的戰略。

老將陳雲上前獻策道:

“再往前四百里,有寒江阻隔,江對岸有一座寒江關。關上老將名叫樊洪,此人足智多謀,官封定國王。他有兩個兒子,長子樊龍,次子樊虎,皆有萬夫不當之勇,父子三人一同鎮守此關。他得知我軍西進,必然會嚴加防備。此去非得有船隻不可,我們必須打造大船,才能順利過江。”

薛元帥聽後,點頭稱是:“陳親翁所言極是。”

當即命令程鐵牛、尉遲號懷、王君一、姜興霸四將,帶領四千軍士上山伐木,督造戰船。

僅僅一月時間,戰船便已全部造完,停靠在江口,等候元帥起兵。

薛仁貴於教場點齊三十萬大兵,任命羅章為前部先鋒,秦夢押後隊,尉遲青山負責解運糧草,程千忠督運解糧官,周青催趕各路糧草。同時,留下王心溪、王心鶴二將,帶兵五萬鎮守鎖陽城,任命老將陳雲為嚮導官。

眾將點齊後,三聲炮響,在教場舉行祭旗儀式,隨後大軍起行。一路上,三軍紀律嚴明,浩浩蕩蕩地離開了鎖陽城,向西挺進。

沒過多久,大軍便來到寒江渡口。三聲炮響,大軍停止前進,安營紮寨,等候登船過江。

薛元帥來到江口檢視,只見江面白浪滔滔,波濤洶湧。再看岸邊,大小戰船密密麻麻,不計其數。程鐵牛等四將上前繳令。

薛元帥傳令,對羅章、秦夢、竇一虎三將說道:

“本帥當年跨海徵東,進軍獅子口,箭射戴笠篷,鞭打獨角獸,飛躍金沙灘,什麼樣的江河沒見過,豈會在乎這小小的寒江。你們三位將軍,務必小心謹慎,齊心協力,一同過江,奪取寒江關,繼續西進。本帥自會在後面督陣。”

三將領命,齊聲應道:“得令!” 各自手持器械,下船而去。大軍也紛紛登船。

一聲炮響,炮船開動,朝著江心駛去。

但見船頭上,旌旗招展,遮天蔽日,炮聲轟鳴,震耳欲聾。

此時。

寒江關主將樊洪,正與兩個兒子及左右偏將在衙中商議軍情。

他們談及蘇寶同欲報祖父之仇,興師東征,卻反失數座關頭,蘇娘娘也已陣亡,蘇元帥至今下落不明。如今,寒江以東均已歸屬中原,唐軍又打造了大小戰船,顯然是要來奪取寒江關。樊洪等人認為,其他地方倒還罷了,寒江天險,唐軍想要渡過絕非易事。

正說著,忽然有番兵匆匆來報:“老爺,不好了!中原的薛蠻子領兵過江來了!”

樊洪一聽,頓時嚇得魂飛魄散,說道:“竟有這等事?再去仔細打聽!”

隨即命令兩個兒子帶領十萬水軍下江迎戰,務必在唐兵渡江至一半時,發號炮為令,眾軍攔腰殺出,使唐軍首尾不能相顧,殺他們個片甲不留,他自己則帶領大兵在後接應,來一個“半渡而擊”。

樊龍、樊虎得令,領兵下江。

隨後,樊洪老將軍也帶領大小眾將,紛紛乘船下江。

唐朝大兵行至江心之時,突然聽到炮聲連珠響起,只見各港灣中駛出無數番船。

船上的番將,個個頭戴紅扎巾,身著水手襖,手持長槍,搖旗吶喊,氣勢洶洶地衝了出來,銳不可當,竟將唐朝的大小戰船衝成了兩段。

薛元帥在後面看到這一幕,急忙下令:“水戰與岸戰不同,大家務必奮勇向前,不可後退!”眾將領命,奮勇廝殺。

秦夢迎上樊龍,羅章對上樊虎,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老將樊洪在後面看到兩個兒子陷入苦戰,連忙划動兵船,衝上前去,卻被竇一虎攔住廝殺。

秦夢與樊龍激戰三十餘回合後,秦夢瞅準時機,放下提羅槍,抽出銀裝鐧,照著樊龍的肩膊狠狠砸下。

樊龍頓時負痛,手中大刀也拿不穩了。

番兵見主將受傷,急忙調轉番船,大敗而逃。

與此同時,樊虎也被羅章一槍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