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說:
“難道您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那具死屍,就是將軍在陽世的肉身。”
薛仁貴道:
“原來那就是我,這麼說,我已脫離凡塵,不能再回陽世了。我想,聖上如今恐怕再也無法舉行朝會了。”
竟號啕大哭起來。
閻羅王說:
“大人暫且不必憂愁煩悶,方才本陰間已說過,您陽壽未終,即刻便送大人返回原路。”
薛仁貴恍然大悟,說道:“方才多有冒犯,還請受薛禮一拜。”
閻羅王爺連忙扶起他,說道:
“何出此言?大人不來責備就已是萬幸了。”
薛仁貴滿面羞愧,開口請求道:
“還望閻羅君放我回陽,保主徵西,剿滅那蘇賊。只是不知秦駙馬和尉遲二位將軍如今在何處,我能否與他們見上一面?”
閻羅王說:
“這可不行,天數已定,他們壽命已終,如今已上天庭去了。待本陰間開啟東窗,您一看便知。”
薛仁貴抬頭望去,只見樓臺有數丈高,中間懸掛著一面大鏡子,上面寫著 “孽鏡臺” 三字。
往鏡子裡面看去,別有一番天地,龍樓鳳閣,神鶴神鹿成群結隊。裡面也有牛頭馬面、判官小鬼在活動。
看到一半,薛仁貴覺得十分奇怪,只見囚車裡坐著一位將軍,餓得瘦骨嶙峋,形同骷髏,腳鐐手銬鎖在身上。
薛仁貴問道:
“閻羅君,此人犯了何罪,要遭受這般囚禁?”
閻羅王說:
“大人您今日到本陰間尋人,尋的就是他。如今此人就在您眼前,您卻還來問我他是誰。”
薛仁貴道:
“如此說來,這就是蓋蘇文。他為何會變成這副模樣?我明明與他交戰,當時他何等威風,如今卻落得這般悽慘。”
閻羅王說:
“大人與他交戰的,並非真正的蓋蘇文。乃是大人被蘇寶同的飛鏢所傷,疼痛難忍,真魂出竅,夢遊地府。因心中念及死人,一時間便來到此地,並非蓋蘇文前來索命,這都是大人的記憶所致。”
薛仁貴說:“原來如此。”
又問道:
“閻羅君,這蓋蘇文究竟犯了什麼罪,要在囚籠裡受苦?”
閻羅王說:
“陰間判斷,絕無徇私。當初在未遇到大人之時,他受奸臣張士貴陷害,被鎖在金龍柱上,用九條火鏈鎖住的就是他。大人心懷惻隱,將他釋放,讓他投身陽世。他若能改過自新,便無罪過。不想他逆天而行,嗜殺生靈,殘害百姓,致使數十萬人性命不保。雖說被大人除掉,但他罪孽深重,即便身為青龍星下凡,也理應受此磨難,要等他罪孽消除,才會被放回天庭歸位。”
薛仁貴心想:生前作惡,陰間洞察得清清楚楚,絕對躲不過去。如今做人,一定要正直無私。
又問閻羅王說:“但不知我日後結局如何?還請閻羅君明示。”
閻羅王道:
“大人您一生正直,在天牢三年,不忘聖恩,毫無怨言,扶助紫微聖主,奠定唐朝基業,並無罪孽,您不必心慌。”
薛仁貴說:“話雖如此,但我究竟日後會怎樣?”
閻羅王說:“既然如此,開啟北窗,您一看便知。”
吩咐鬼役開啟北窗。
鬼役聽令,趕忙開啟北窗,對薛仁貴說:“您一生的結局,都在裡面。”
薛仁貴抬頭望去,卻全然不解。
只見一座關頭,高數丈,堅固無比,刀槍劍戟林立,關前寫著三個大字:白虎關。
只見關中衝出一騎,為首一員將領,長相兇惡,身高丈二,青面獠牙,赤發紅眉,眼如銅鈴,坐下一匹金猊獅,手持鐵戟,直衝到陣前。
一員白甲白盔的大將,手持方天戟與他交戰,那白將軍戰敗。
只見頂上一隻白額虎張牙舞爪,隨著將軍一路追趕上來。
旁邊又衝出一位少年將軍,全身裝束整齊,年紀只有十六七歲,坐下一匹騰雲馬,手搭狼牙箭,拉滿強弓,只聽得 “嗖” 的一聲弓弦響,一箭正中這猛虎,片刻間白虎便消失不見。
前面的將軍跌下馬來,霎時間飛沙走石,關前一片昏暗。
過了一會兒,天光明亮起來,只見仙童玉女,手持長幡,打著皂蓋,引著那位中箭穿白將軍上了馬,送上天庭,緩緩而去。
又見那位年少將軍號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