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將軍但講無妨,瓚洗耳恭聽!”公孫瓚對於趙雲的印象極好,言語中也甚是客氣。
“公孫將軍威震北疆,我家將軍甚是佩服!這幽州步卒乃天下精銳,由將軍統帥自是最合適不過。劉使君如何想法雲自不知。但我家將軍無意接手幽州步卒。還望將軍明鑑!”
“子龍將軍多慮了!劉使君乃幽州之父母,但有教令,公孫瓚豈敢不遵?只是最近胡虜又有意動,實在是不宜臨陣換將,還望子龍將軍轉達你家劉將軍,待公孫瓚掃平了胡虜,自會拱手將兵權奉上!”
公孫瓚這餅畫的好啊!胡虜如路邊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大漢四百年都沒有掃平,他公孫瓚又何德何能,敢說掃平胡虜?
趙雲也是心思玲瓏剔透之人,豈能不明白公孫瓚言外之意?但劉忠本就無意和公孫瓚搶這幽州步卒,趙雲自然也毫不介意,於是微笑著回覆公孫瓚:“將軍之言,趙雲謹記!一定如實轉達我家將軍!”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打擾子龍將軍了!告辭了!”公孫瓚在馬上向趙雲拱了拱手。
“公孫將軍慢走!”趙雲也含笑還禮。
“子龍將軍好武藝!嚴剛佩服!若有閒暇,我請將軍喝酒!”嚴剛雖然今日被趙雲打落馬下,但極其佩服趙雲的武勇,也向趙雲拱了拱手。
“一定,一定!趙雲理當奉陪!”
一場圍營之禍,在劉忠不在的情況下,被趙雲完美的解決。劉忠回營之後,聽趙雲、高順講起經過,也對趙雲大加讚賞。不過劉忠想到劉虞還要折騰,就有點憂心忡忡。
高順看出劉忠心緒不寧,不由的問道:“將軍莫非心中有事?怎麼從劉使君那裡回來之後,顯得滿腹心事?”
“孝義有所不知!劉使君見那公孫瓚不願意交出兵權勃然大怒!”劉忠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我觀劉使君並非公孫瓚對手,可使君執意要與那公孫瓚為敵,還要拉我等下水,我等豈不是遭了那池魚之殃?”
劉忠說完,將劉虞打算擺鴻門宴,擒殺公孫瓚的事情給高順和趙雲說了一遍。
“那劉使君竟然如此糊塗?”趙雲聽罷也是連連搖頭:“若是直接擺鴻門宴還有成功的可能。如今依然是打草驚蛇,那公孫瓚豈能不妨?公孫瓚手握幽州步卒,又有白馬義從,劉使君不怕弄巧成拙?”
“子龍多慮了!”高順聽完有點不服氣。“若是我和子龍出手,擒殺那公孫瓚應當不是難事!這公孫瓚狼子野心,若不早除,必生禍端!”
“孝義此言差矣!”趙雲笑著解釋道:“若那公孫瓚不去,我們又能如何?若是那公孫瓚帶兵赴宴,我們又能如何?”
“他帶兵又能如何?難道我們還怕他不成?”
“這樣的勾當,我豈能讓孝義、子龍去做?”劉忠擺了擺手。“劉使君麾下自有忠臣猛將。我現在擔心的是若劉使君之計不成,我等該何去何從?”
高順、趙雲一時之間都默默無語了!劉忠自己也沒有好辦法!劉忠知道在歷史上,公孫瓚此時還不敢公開造反,擒殺劉虞。但自己的到來,會不會加劇了公孫瓚的危機感,讓他提前產生了殺劉虞的想法呢?
劉忠有點拿不準,高順和趙雲顯然也給不出準確的建議。這讓劉忠第一次想到,自己需要幾個靠譜的謀士了!可是如今自己根基全無,名聲不顯,此時的文人又頗有風骨,誰願意投奔自己,為自己效力呢?(大家若有什麼人選,不妨推薦一二!)
幽州看起來很平靜,但實際上已經是暗流湧動。
這一天,劉虞的使者來到了公孫瓚的大營。
“公孫將軍,劉使君聽說將軍和劉將軍之間有些不快,特在府中擺下宴席,為二位將軍說和!劉使君書信在此,請將軍過目!”
“有勞使者了!”公孫瓚接過書信放在一邊。“我已命人在帳內擺下宴席,還請使者賞光!”
“謝將軍美意!”那使者滿臉堆笑:“我還要往那劉將軍營中一行,實在是不敢耽擱,還望將軍海涵!”
“哦?既然如此,那使者請便!”公孫瓚對著親兵說道:“來呀,替我送送使者!”
待劉虞的使者走後,公孫瓚召集心腹部眾商議此事。
“那劉虞擺宴,要我與劉忠和解,此事諸位怎麼看?”公孫瓚坐高坐在主位上,目光掃視著麾下眾人。
“主公,我等和那劉忠並無齷齪,如何還需要劉使君和解?”公孫瓚麾下大將田豫率先開口。
“是啊,主公!前幾日雖然我等圍了劉忠營地,但那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