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董卓的兵馬已經完全進入了埋伏圈,張飛哈哈大笑,令親兵發出了尖銳的號角。
“殺啊!”埋伏在大道兩側山上的伏兵,猶如山洪暴發一般,向著胡軫的後軍席捲而去。
胡軫的兵馬正在全力追擊,沒想到突然背後就遭遇了襲擊,立時就亂了起來,被張飛的兵馬殺的抱頭鼠竄,一個個奪路而逃!
“不好,中計了!”胡軫正追的高興,忽然聽到背後傳來喊殺聲,慌忙回頭看時,卻見後軍已經亂了起來。有的奪路向來時的路逃去,有的瘋狂的往前擠,整支軍隊都亂了起來。
“不要慌,不要慌!”胡軫大聲的呵斥著,想讓亂軍趕緊穩定下來。以他的經驗,埋伏的兵馬也不過2千來人,只要自己能夠穩住陣腳,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休要走了胡軫!”趙雲聽到身後亂起,知道是張飛已經殺出,便撥轉馬頭向胡軫殺來。
之前軍師許敗不許勝,讓趙雲縮手縮腳,殺的一點也不盡興。此時胡軫兵馬已經中了埋伏,趙雲便沒有絲毫留手。再加上胡軫中了埋伏,心神已亂,戰力大不如以前。沒過幾個回合,胡軫拔馬便走。
好不容易逃了出來,胡軫收攏潰兵,整頓人馬,發現折了2000來人。只能垂頭喪氣的率兵回了洛陽。
那董卓入京之後,迅速的控制了京師洛陽和皇宮的防務,將皇帝緊緊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在李儒的建議下,又逼著小皇帝下詔,要將禁軍的兵權全部拿在自己的手中。
袁家一直把董卓當做自家的門生故舊,聽說董卓進京,不但沒有第一時間應對,反而是歡欣鼓舞,以為董卓會將大權拱手相讓。等袁紹回過神來,董卓已經控制了皇帝,估量著自己手中的禁軍也不是西涼兵馬的對手,只有一邊罵著董卓忘恩負義,一邊無奈的交出兵權。
洛陽一夜之間變了天,董卓大權在握。
“哈哈哈!文優,老夫今日方知大權在握之妙啊!”董卓接手洛陽一帆風順,此時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來人,召集諸將,我要大擺宴席,為諸位慶功!”
“慢著!”那些親兵見李儒阻止,便停下來看著董卓?
“文優,這是何意啊?”董卓的聲音中帶著些許的不滿。
“恭喜主公,洛陽大局已定!然現在還不是慶功之時!”李儒躬身向董卓施禮。“京師之中世家大族甚多,盤根錯節,根基深厚!洛陽城外,丁原坐擁大軍虎視眈眈。袁家覬覦朝廷大權許久,今被主公奪之。若是三者聯手,主公雖掌朝廷大權,也危如累卵也!”
“恩!文優言之有理!”聽了李儒的話,董卓逐漸冷靜了下來,沉思了許久,才開口問道:“如之奈何啊?”
“袁氏志在朝廷大權,無論主公如何退讓、恩賞,皆不可與我等合力同心。但那些世家大族不一樣,只要主公給他們封官加爵,想來皆可安撫。”
“恩!”董卓點了點頭,示意李儒說下去。
“我觀那丁原此次入京,無非是想趁火打劫,沒有什麼大志!不如也給他加官進爵,暫安其心!而後再緩緩圖之!若是能收了那丁原的幷州軍,則天下誰還能抗衡主公?”
“此計可行!”
“最重要的是要重賞我西涼軍馬!西涼軍馬此次跟隨主公入京,一來深受主公重恩,理應生死以報!”李儒知道這一條說的違心,但董卓喜歡聽,沒辦法。“二來也是為了加官進爵、榮華富貴!主公儘早封賞三軍,三軍將士誓死以報,何懼他人?只是……”
“只是什麼,文優乃我心腹,只管講來!”
“主公,我擔心如此大量封賞,陛下可會同意?”
“哈哈哈!”董卓的放肆的大笑了起來。“皇帝生死操於我手,由不得他不從!文優不必擔心!”
李儒雖然不是什麼大漢忠臣,聽見董卓如此說,還是有點黯然。本以為董卓的目的無非是執掌朝中大權,做一個權臣而已。見董卓如此不避諱的說皇帝,知道董卓的目的可能不止如此。
李儒心知大漢氣數未盡,董卓若有此心,恐怕未必會有什麼好結果。不過李儒很快又興奮起來,若真是能夠輔佐董卓替代漢室,自己必將青史留名,便更加死心塌地的為董卓謀劃起來。
董卓雖然殘暴,但最大的優點就是能聽進去人言,並且說幹就幹。在得到李儒的建議之後,董卓就立即覲見了皇帝劉辯,讓劉辯下詔封賞百官和西涼和禁軍的將士。
劉忠之前掌控皇宮時,對劉辯那是相當的尊重,還十分維護皇帝的權威。如今劉忠換成了董卓,劉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