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不敢!老大人言重了!”那崔家也是世家大族,袁紹也不想輕易得罪。再加上那高祖託夢之事,袁紹自己心中也有些嘀咕。若不是高祖託夢,那劉忠又如何會未卜先知,帶著兵馬在崔毅莊上等候,恰好就救了皇帝?
不過也不能讓劉忠的兵馬進了皇宮啊!那豈不是皇帝都在劉忠的掌握之中?那這朝中的大權,還有我袁紹的份嗎?袁紹越想越氣,心中暗罵何進愚蠢,死早了破壞了自己的計劃。也罵董卓、丁原進軍太慢,讓劉忠搶了先機。
罵歸罵,罵完了還要想辦法阻止劉忠帶領的兵馬進入宮禁。
“高祖託夢,乃我大漢之福,紹怎麼敢質疑?”袁紹知道高祖託夢這事,別管他真假,皇帝認了,自己也只能咬著牙認了。“不過如今聖駕已經安全返宮,這宮中護衛自然應是我等禁軍擔當。如何敢再勞劉將軍麾下的將士呢?更何況劉將軍麾下軍馬皆是外兵,若是入衛宮禁,豈不是壞了朝廷制度,祖宗家法?”
袁紹此言確實打到了劉忠的軟肋。按照大漢的規矩,皇宮的保衛工作是禁軍掌管,歸光祿勳、衛尉直接管理。劉忠乃地方官吏,麾下的破虜營也是邊軍,按制確實不能宿衛宮禁。
“這……”皇帝劉辯此時有點猶豫。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劉忠的兵馬宿衛宮禁,自己是最能夠放心的。可正如袁紹所說,劉忠麾下皆屬外軍,若是宿衛宮禁確實有違祖宗家法。
劉忠一時也沒出聲,大腦正在飛速的旋轉,想要快速找到反擊袁紹的方法。畢竟此次跟著自己進京的只有2000騎兵,其餘的3000步兵還在路上。就算是自己5000精兵到齊,若是不能掌控住中樞,別說是對付正向京師而來的董卓,只要袁紹能整合了京師中的禁軍,自己恐怕也不是對手。那麼這一趟算是白跑了,只能是為他人作了嫁衣裳。
“袁將軍此言差矣!”崔毅堅信劉忠是高祖託夢之臣,自己已經因為劉忠立下大功,自然是堅定的站到了劉忠這一邊。“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如今十常侍作亂,大將軍何進被誅殺。京師禁軍人心浮動,統屬不定,一個不慎就會大亂。此時此刻,如何能將陛下安危交於禁軍?”
崔毅說的也的確是實情。由於何進被誅殺的太過突然,京師的禁軍確實比較混亂。北軍五校自不必說,那是直接歸何進統領。虎賁、羽林二營也早被何進拿在手裡。西園八校尉本為分何進兵權而設,結果在蹇碩死後,也透過袁紹、曹操等人落在了何進的手裡。
現在何進突然被誅殺,袁紹等人根本沒時間掌控禁軍、禁軍群龍無首、人心浮動則是必然的。讓這樣的軍隊宿衛宮廷,保障皇帝的安危,如何能令人放心呢?
崔毅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皇帝劉辯聽了頻頻點頭。袁紹見皇帝態度如此,生怕皇帝一個口快,不顧祖宗家法,將宮廷宿衛交給劉忠的破虜軍。也就顧不得得罪崔毅了。
“崔老大人危言聳聽!”袁紹此時也就顧不得得罪崔毅了,厲聲喝道:“大將軍雖然被誅殺,但我等禁軍校尉猶在!禁軍天下精銳,忠心耿耿,如何就不能宿衛宮禁?崔老大人如此質疑禁軍,不怕寒了禁軍將士的心嗎?”
袁紹此言殺氣騰騰,已經帶上了威脅。劉忠畢竟是外軍,早晚是要離開京師的。你們此時懷疑禁軍,寒了禁軍的心。以後這京師、這皇宮,交給誰來護衛呢?
“袁將軍!”劉忠聽崔毅和袁紹一番交鋒,有點茅塞頓開的意思。這些莫須有之事,劉忠前世作為網上著名灌水專家,玩起來是駕輕就熟。“禁軍兄弟大部分都是忠貞可靠之人。但十常侍掌控後宮多年,那蹇碩更是曾以上軍校尉之職掌控西園八校尉,難免有些無恥小人被他們安插在禁軍之中。陛下安危關乎我大漢的江山社稷,敢問袁將軍拿什麼來保證沒有無恥之徒混入禁軍之中?”
“這……”袁紹有點語塞,如是自己敢說保證,以後禁軍真要出點什麼問題,自己和自己的家族難免都要跟著遭殃。更何況禁軍是各方勢力插手的重災區,難免有些齷齪的事存在。
“若是禁軍真如袁將軍所說那樣,十常侍不過是些閹宦而已,如何就能做下如此大事?不但誅殺了大將軍何進,連陛下和陳留王也不得不北狩北邙,若是不加整頓就繼續宿衛宮廷,本將軍確實有點不放心陛下安危!”劉忠見袁紹語塞,繼續乘勝追擊。
劉辯見劉忠如此說,心中也有點不放心禁軍了。只見他遲疑著說道:“皇叔所言有理!以朕之見……”
袁紹知道劉辯若是說出口,此事就已成定局。若是劉忠的兵宿衛宮禁,那劉忠掌控朝局就是早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