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劉虞對此自然是瞭如指掌。
“原來是同宗長者當面!劉忠拜見叔父!”劉忠重新向劉虞行了同宗晚輩拜見長輩的揖禮,劉虞也以長輩的身份還了個平禮。
既然成了叔侄,那該說的不該說的,就都能說了。
“守正,你如何看公孫校尉?”劉虞本來是十分看好公孫瓚的。劉虞善於理政,公孫瓚強在征伐。兩人起初密切配合,將幽州治理的猶如世外桃源。
然而兩人很快就度過了蜜月期。劉虞主張撫慰烏桓、鮮卑,休養民力。公孫瓚卻是窮兵黷武,掠奪百姓,四處征伐。尤其是公孫瓚逐漸掌控軍事大權之後尾大不掉,對於劉虞的命令陽奉陰違、自行其是。這也讓劉虞極其不滿。
劉忠受封破虜將軍來到幽州之後,劉虞就打算借劉忠之手,逐步收回公孫瓚手中的兵權,因此才有此問。
“公孫瓚英勇善戰、治軍尚可,其他皆不值一提!再加上此人窮兵黷武,殘忍好殺,日後必成幽州禍患,叔父宜早圖之,收其兵權,免得日後尾大不掉。”
劉忠後世精研三國,自然是知道劉虞此時對公孫瓚的態度。嘴裡說著公孫校尉,心裡說不定就是公孫賊子。對於這知道答案的問題,劉忠自然能回答的讓劉虞滿意。
聽劉忠如此說,劉虞不由的臉一紅。自己若是能收回兵權,又何須找劉忠商量?不過要想收了公孫瓚的兵權,不和劉忠實話實說是不行了。
“賢侄有所不知啊!”劉虞長嘆了一口氣。“我當日見公孫瓚英勇善戰,將兵權盡交於他手。沒想到這賊子頗有幾分能耐,如今想要收回兵權,的確有點力不從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