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與我推出去,斬首!”
“主公息怒!”鮮于輔、張瓚、張逸等跪下苦勸。
“吾意已決!誰敢再勸,和程緒同罪!”劉虞完全沒有了平日的仁德模樣,執意要殺程緒不可。
“諸公保重!”那程緒見劉虞如此,自己一腔熱血,沒想到竟然落得個如此下場,也是有點心灰意冷。不等士兵進來推搡自己,自己起身主動向外面走去。鮮于輔、張瓚、張逸等人不敢再勸,只能無奈的搖頭嘆氣!
“將那程緒之首傳示三軍,給將士們講明我誓殺公孫瓚的決心!誰敢再口出狂言,亂我軍心,定斬不饒!”可能是公孫瓚真的是挑動了劉虞的神經,一向仁厚的劉虞真的狂躁了起來。
“鮮于輔!”劉虞在斬了程緒之後,情緒明顯要穩定了一些。“即刻整頓三軍,明日直搗薊城,拿下公孫瓚!”
“主公,兵貴神速!”鮮于輔見劉虞決心已定,知道征討公孫瓚之事已經無可更改,便不再勸,開始為劉虞謀劃征討公孫瓚之策。
“公孫瓚雖據薊城,然其麾下大部兵力經常在外四處劫掠,薊城駐兵並不多。主公仁厚,平日裡對公孫瓚頗多忍讓。那公孫瓚絕想不到主公會主動出兵,薊城防禦必定鬆懈。”
“主公何須聚十萬兵?只要給我1萬兵馬,我即刻領兵出發,奔襲薊城,公孫瓚可擒也!”
不得不說,鮮于輔這一招閃電戰還是很符合當時的形勢。公孫瓚在薊城不過幾千兵力,且因為看不起劉虞的軍事能力,平時裡的防守頗為鬆懈。劉虞若是突然發兵襲擊,還真有可能打公孫瓚個出其不意。
“今日天色已晚,百姓皆已安寢。我軍發動夜襲,勢必引起混亂,則無辜百姓被殺者必然增多。”不知道為什麼,剛才殺程緒時在劉虞身上消失的仁厚突然又回來了。“我只要殺公孫瓚一人就行了,如何能多傷百姓呢?”
“主公,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道理?縱有無辜百姓死傷,主公多加撫卹就行了。怎麼能因此……”鮮于輔直接被劉虞給搞不會了。平時自己也多讚頌主公仁德,現在看來怎麼近似於迂腐呢?
“胡說八道!”不等鮮于輔說完,劉虞直接就打斷了他。“我劉虞久在幽州,無任何恩德於百姓,豈能再多造殺傷?此次征討公孫瓚,只為公孫瓚一人之罪。傳令三軍,不得殺傷無辜百姓,不得毀壞百姓房屋。違令者,斬!”
“主公!”鮮于輔、張瓚、張逸等人都聽愣了,這不等於把自家的手腳綁住了嗎?這仗還如何打呢?可要待再勸時,劉虞已經向外走去,只得答應了一聲“喏”,分頭去準備明日征討公孫瓚之事了。
卻說劉虞麾下有一從事名公孫紀,因為和公孫瓚同鄉、同姓,平日裡多被公孫瓚厚待。又見劉虞如此迂腐,視打仗如兒戲,心裡想著為自己留條後路,便趁著夜色偷偷的出了薊縣,跑到薊城去見公孫瓚。
“將軍!那劉虞已聚兵十萬,明日便要兵發薊城攻打將軍!還望將軍早做準備才是!”公孫紀見到公孫瓚,便把劉虞的計劃說個底掉。
“此話當真?”公孫瓚怎麼也想不到劉虞會主動攻伐自己,一臉的詫異之色。
“豈能有假?那從事程緒還因為阻攔劉虞征伐將軍,被劉虞以禍亂軍心之罪斬首,還傳首三軍,以示征伐將軍之決心。紀平日裡多蒙將軍恩待,特來告知將軍!”
平日裡公孫紀就經常將劉虞情況告知公孫瓚,因此公孫瓚對於公孫紀還是比較信任的。再加上劉虞這些日子一直在徵召新軍,確實有可能就是為了對付自己。
“這可如何是好?我麾下部眾散佈在外,急切之間也難以聚集。這薊城內不過數千兵馬,如何抵擋得住那劉虞十萬大軍?”公孫瓚說著,便踱起步來,內心十分的焦躁!
“紀兄!非是公孫瓚不好客,還請紀兄儘快返回薊縣,莫要被那劉虞發現!”公孫瓚沉思良久,終於做出了決定。
“這是為何啊?莫非你這小小薊城,管不起我幾頓飯嗎?”公孫紀呵呵笑了起來。
“紀兄莫要再開玩笑!”公孫瓚此時心急如焚,可不覺得公孫紀的玩笑好笑。“我也準備收拾收拾,帶領這麾下將士暫時離開這薊城避避風頭!”
“哦?為何要放棄薊城呢?”公孫紀胸有成竹的說道:“我料那劉虞必定攻不破薊,伯珪何必要走?”
“噢?”公孫瓚以為公孫紀不瞭解現在薊城的情況,便向公孫紀解釋道:“紀兄有所不知!若是我麾下人馬都在,自然不怕那劉虞著十萬精兵。可如今我麾下都散佈在外,這薊城中不過區區數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