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劉虞相互攻伐,依然不忘上奏朝廷。劉忠更是請朝廷處理,這是對主公執掌朝政的認可。若是置之不理,則朝廷中樞威嚴盡失。以後各州自行其是,又置主公和朝廷於何地?”
董卓聽李儒說公孫瓚等人請朝廷處理,乃是對自己執掌朝政的認可,高興的喜笑顏開。只是自己初掌朝政,內有袁氏態度不明,外有丁原虎視眈眈,實在是沒有餘力去管幽州之事,這讓董卓頗為頭疼,因此對於袁氏和丁原更加痛恨:“可恨這袁氏和丁原,只為一己之私,耽誤國家大事!文優,此事應該如何處理啊?”
李儒也覺得此事極為棘手,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不由自主的踱起步來,眉頭也逐漸皺了起來,目光也變得空洞而又深邃,整個人都陷入了深思之中。
“哎呀,文優!到底如何是好啊?”董卓見李儒默默不語,心急的追問了一句。
此時的李儒彷彿突然從睡夢中被董卓驚醒,眼神也變得銳利起來,他突然停住了腳步,在心中再次評估了利弊,終於做出了決定。
只見李儒整了整衣衫,朝著面露焦急之色的董卓微微拱了拱手:“主公,如此便只能便宜那劉忠了!”
“噢?此話怎講?”董卓見李儒有計,急躁的表情稍稍舒緩了些。
“主公,劉忠如今為破虜將軍,涿郡太守,不願插手公孫瓚和劉虞之事情有可原,畢竟這不是他的職責所在。主公不如表奏那劉忠為安北將軍,如此那幽州的安全和穩定,就在其職責範圍之內,由不得不插手公孫瓚和劉虞之事!我想那劉忠上奏請朝廷處理幽州之事,目的也許就是如此吧!”
聽了李儒的計策,董卓陷入了沉思。這安北將軍已經是重號將軍了,雖然只比劉忠的破虜將軍高了一級,但職權可是大了許多。要知道,四安將軍在東漢末年,那是可以開府的。這就意味著劉忠可以名正言順的擁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成了名副其實的一方諸侯。
見董卓猶豫不決,李儒又輕輕補上了一句:“幷州北部邊境,也在安北將軍的職權範圍。劉忠得授安北將軍,必定會插手幷州之事。那丁原後院起火,還能安心駐兵洛陽附近與主公對抗嗎?若是丁原退回幷州,袁氏手中無兵,還不是任主公拿捏?”
“文優所言甚是!劉忠這小子還真是好運!”董卓也感慨了一句。“也罷!就讓那小子做個安北將軍!”
董卓一言既出,那劉忠這安北將軍就是板上釘釘的了。
“主公,若是不解決袁氏和丁原,我們難免處處受制於人啊!”李儒一心想幫助董卓成就大業,好讓自己青史留名,趁此機會又勸董卓儘早解決袁氏、丁原,好把京師洛陽徹底的掌控董卓手中。只有如此,董卓才能騰出手來辦大事。
“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全國。那太傅袁隗又曾是我舉主,我若動了袁氏,恐怕輿論紛紛,難以收場啊!何況如今禁軍也俱在我的掌握之中,袁紹雖為衛將軍,卻手中無兵,又能奈我何?”董卓顧忌輿論人心,輕易不想對袁氏下手。
“主公,雖然禁軍也在主公掌握之中,然禁軍之中有多少袁氏舊屬,誰能知之?老虎也有打盹時,若是袁氏趁我等不備,登高一呼,丁原再趁勢進攻洛陽,如之奈何?”李儒身子往董卓身邊湊了湊,壓低了聲音提醒董卓。
“汝是說袁氏和丁原有勾結?”董卓忽然明白了李儒的意思,瞬間瞪大了眼睛,一臉的不可思議。
“主公,自我西涼大軍進駐京師以來,虎牢、函谷等關隘皆在我手。主公早就下令,停了丁原幷州軍的補給。那麼丁原的補給從哪裡得到的呢?”李儒循循善誘。
“你是說有人偷偷給丁原糧草器械?”董卓並不是笨人,也明白了李儒的意思。
“丁原的幷州軍能和我軍相持如此之久,必定有糧草補給。這補給既不是朝廷給的,也不是從幷州輸送的。那麼,丁原的補給到底來自哪裡呢?”李儒每一個字都說的很慢,但每一個字都咬的很重,彷彿帶著一種刻意的神秘和誘導。
“在這洛陽附近,有此能力的……”董卓略一停頓,心中恍然大悟:“你是說袁氏在給丁原提供糧草軍需?”
“除袁氏外,京師誰還有此能力,誰還有此膽量?”
“噢……”董卓長吸了一口冷氣,喃喃的說道:“我還在納悶那丁原隨軍帶了多少糧草,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文優,你安排一下,告知袁氏一聲,我要擇日登門拜訪!”董卓沉思了良久,終於做出了決定。“慢!我現在就去!著徐榮帶500精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