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不說話,只是扭頭看看那些在堂內侍奉的家僕。
“守正兄但說無妨!”趙雲瞬間就明白了劉忠的意思。“這些家僕都是常山家裡送過來的,絕對可靠!”
“非是愚兄不相信子龍,只是此言一旦洩露,你我恐有性命之憂啊!”劉忠深知事以密成的道理,尤其他接下來的話,還會涉及到皇位的傳承,無論怎麼小心都不為過分。
“守正兄真謹慎之人也!”趙雲笑道,然後揮手讓家僕退下。
見那些家僕都退下了,劉忠才低著聲音說道:”子龍可知,陛下一旦山陵崩,希望哪位皇子繼位呢?”
“自然是皇子協!”劉宏喜愛劉協,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並且劉協的聰明和成熟度,也受到了群臣的普遍認可。
“可是皇子協母族不夠強大!當年皇子協的母親被何後毒殺,最終也不了了之!而皇子辯的生母何後權傾後宮,宮中勢力盤根錯節。在外朝又有大將軍何進掌控京師大部分兵力。一旦陛下山陵崩,皇子協能如陛下所願繼承大位嗎?”
趙雲起初還神色淡然。隨著劉忠抽絲剝繭將兩位皇子的處境娓娓道來,趙雲的表情漸漸地起了變化,身體也不由自主的向著劉忠傾斜,似乎想要聽的更清楚一些。到了最後,趙雲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陷入了深思之中。
“子龍現在知道陛下的苦衷了嗎?宦官縱然有千般不好,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他們的權利都來自於陛下,也只能依靠陛下!在陛下的心目中,他們是最忠誠陛下,最能執行陛下意願的人!”
劉忠的一番話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撞在了趙雲的大腦之中,讓趙雲一時不知所措,似乎短暫的失去了言語的能力。直到很久之後,趙雲才不那麼自信的問道:“陛下既然有此顧慮,為何不先捕殺了何進,除此隱患呢?”
“心有顧忌啊!大將軍何進掌握京師大部分兵力,陛下怕逼反了何進!這大漢王朝自從黃巾亂起之後,本就是風雨飄搖。如果逼反了何進,豈不是雪上加霜?”
“區區何進,焉敢如此?只要陛下准許,我取何進之頭猶如探囊取物一般!”趙雲拍案而起,眼睛裡透出一股殺氣。
“我知子龍本事!可陛下不敢賭,也不願意賭!不到萬不得已或者萬無一失,陛下怎肯許你捕殺大將軍呢?”
“嗨呀!”聽了劉忠的話,趙雲先是呆立在原地,然後趙搖了搖頭,長嘆一聲,緩緩的坐了下來。“守正兄可有良策?”
“能安陛下之心者,軍士也!能制國家奸賊者,軍士也!只有在京師再募一軍,掌握在陛下手中,才能確保朝堂安穩!”劉忠擲地有聲的說。
“守正兄既然有此良策,何不面見陛下,給陛下獻策呢?”
“子龍!我一區區300石的典農都尉,官小未卑,又非子龍那樣為天子羽林,如何有機會面見陛下?”劉忠苦笑了一聲。
“守正兄放心,趙雲願在陛下面前力薦兄長,一定讓兄長得見陛下之面!”趙雲信誓旦旦的保證。如今劉宏對他十分的喜歡和信任,就是趙雲最大的底氣。
“子龍,就算是我能面見陛下,陛下又如何會聽從我的策略呢?我非大儒,又非名將,陛下為何信我?”劉忠反問趙雲。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守正兄,難道你我就眼睜睜的看著?”趙雲此時有點激動。
“如今之計,只有聯合宦官,或許還能有所作為。”劉忠字斟句酌的說道。他知道以趙雲的性格,對於宦官肯定是十分反感的,也肯定不願意和宦官合作。
“守正兄何出此言?那宦官又是什麼好東西?我輩大好男兒,和宦官同流合汙,豈不惹人恥笑?”劉忠猜的沒錯,趙雲一聽劉忠要聯合宦官,立刻質問道。
“子龍!”劉忠也提高了音調。“那宦官之患,我豈能不知?然如今大漢王朝和陛下的當務之急是制衡大將軍何進,確保陛下百年之後,皇子協可以順利繼位!和宦官聯合只不是權宜之計!”
“子龍!我等又豈能為了自己的虛名,而不顧大漢的安危?若是能夠制衡那何進,劉忠我性命都可以不要,又豈會怕背上什麼壞名聲?”劉忠義正言辭的說道。不知道能不能打動趙雲,反正把自己感動的不輕。
劉忠一番話,讓趙雲內心被一股強大的力量衝擊著。臉上的表情也從最初對劉忠要聯合宦官的不滿,漸漸變成了敬重。趙雲慢慢的站了起來,走到劉忠的面前,深深的彎下了腰,向劉忠深施一禮,說話的語氣中都帶著些顫抖:“守正兄大義,請受趙雲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