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那邊用。
看李世民面色不對,莫問疑惑問道:“怎麼?李大叔這是?”
“唉~不是李某不想出錢,只是現在家中沒有餘錢,要想出資,只怕要等上幾個月了。”李世民面色愁苦,想到自己當了皇帝,還得受世家掣肘,忍不住嘆了口氣。
又想到這憋屈的感覺,心底就一片怒火。
他不是不能容忍世家,他氣的是世家為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
只有一絲機會,就一定要榨乾百姓身上每一滴油水。
但李世民知道,對付世家不能撕破臉,想想那隋朝是怎麼沒的?
還不是步子太大,天下世家利益被收縮,群起而攻之。
不說別的,單是一個科舉,就可以說是讓世家在朝廷的根被拔了。
世家之所以強大到不可撼動,就是錢權雙握。
現在的朝堂上也是一樣,所以才有那麼多的昏招。
大災之時向世家買糧,開什麼玩笑?這就是變相的跟世家低頭。
他李世民咽不下這口氣。
看李世民愁眉苦臉的,莫問也怕這酒的生意黃了,畢竟改善生活迫在眉睫。
這細胳膊細腿的太不方便,乾點活就累,還吃的不好,營養不良。
還得賺錢養家啊。
“李大叔這是遇到什麼難事了?說出來我聽聽,說不定我能解決呢。”
沒辦法,莫問只能多一句嘴了。
李世民略有遲疑,但也沒瞞著。
“算了,我也不瞞著你,李某得到訊息,河北大旱,山東兩月不見甘霖,兩地大旱,山東還好,起碼還有糧食,可河北省官員上奏,已是隻有一個月的存糧。”
“李某打算先買些糧食,捐贈朝廷,用於河北賑災。雖然不多,也算盡些綿薄之力。”
莫問一聽,想起來貞觀年的時候確實是天災不斷,特別是最初的五年,就沒斷過。
還沒正式登基,就遇到霜災,自己這原身就是因為這個逃難來到這裡的。
貞觀元年,旱災。
貞觀二年,洪澇。
貞觀三年,重大雪災,蝗災。
貞觀四年,蝗災,旱災。
反正就莫問記憶裡的,就沒有一年安穩日子。
這也讓天底下無數人都罵李世民,殺兄囚父,得位不正,引得天地共怒。
關鍵是還有大臣諫言,讓李世民下罪己詔,平息上天怒火。
不禁先給李二陛下默哀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