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愛卿,朕昨日苦思冥想,有一良策,可解河北之危。”
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上,笑容滿面,看著朝堂上那些世家子弟也順眼了。
畢竟一會兒他們得出點血。
“陛下,房相所提計策已然在實行了,不可朝令夕改啊。”
一邊魏徵直接開口,朝令夕改是朝堂大忌,就等於是自己抽自己的臉。
他魏徵地位尷尬,註定只能做個諍臣。
所以他第一個開口勸阻。
“魏徵你先閉嘴,聽朕說完。”李世民一瞪眼,打算先從氣勢上壓倒他。
可惜魏徵就是魏徵,大唐第一鐵頭娃可不是蓋的。
“陛下讓臣閉嘴,那陛下還要御史作甚?不如陛下撤了臣的諫議大夫之職,還能給朝廷省些錢財。”
魏徵手拿笏板,要死不活的行了個禮,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一邊的眾大臣一臉欽佩,鐵頭娃非你莫屬啊。
武將一邊,那些與魏徵有交情的,都有些擔心他玩脫,畢竟也就是李世民,但凡換一個皇帝,他魏徵不被活剮了都是老祖宗保佑了。
“哈哈哈哈,也就是你魏玄成敢說這話,朕今日心情好,不與你計較,你且聽朕說完,若是聽完朕的計策,你還堅持要諫言,朕必定聽從。”
上面李世民卻出人意料的大笑起來。
李世民這一反應把魏徵給整不會了,你不應該跟我吵兩句嗎?你這樣弄得我好像很呆的樣子。
“那臣就先聽陛下高論。”
說完,回了自己的位子,抱著笏板不說話了。
“行,那朕就說了。”
李世民伸手示意一旁的張阿南。
張阿南領命,從懷裡掏出一份聖旨。
“敕令:貞觀元年,河北大旱,朕心悲痛,然國庫空虛,調糧馳援所需時日甚久,為防日長多變,朕意,欲求世家捐糧,望世家感念百姓困苦,捐贈錢糧,朕在此替河北百姓感念善行,災後為其建造廟宇,紀念功德,此令。”
這一道聖旨一出,魏徵先坐不住了。
“陛下,臣有本奏。”
李世民無奈,他就知道魏徵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嘖,說說說。”
“陛下,臣斗膽請問陛下,莫不是要做漢靈帝乎?”
魏徵一句話,本來還被李世民那一道聖旨震驚的大臣們終於反應過來,紛紛諫言不可。
李世民看著下面群臣的反應,也不打斷,就靜靜的看著那些朝堂上的世家子。
底下以魏徵為首的人有長孫無忌,李靖,秦叔寶,程知節,李道宗,李孝恭,李績,以及房杜二相。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勸諫著。
而那些世家子弟卻面色陰晴不定。
無他,這聖旨一出,他李世民就是在為民請命。
這聖旨裡,李世民可以說把姿態放的很低了,畢竟哪家皇帝會用求這個字。
但是也掩蓋不了他在空手套白狼。
魏徵那句話說的也不恰當,人家漢靈帝要錢要糧,起碼還給個官位不是,你一句感念善行,建造廟宇,就想要錢要糧?
咋那麼美呢?
可是現在問題擺在了他們這些世家子弟的面前。
捐還是不捐?
捐,按照李世民剛剛的聖旨,最多的就是得到一些名聲,可他們世家不缺名聲,數百年積累,他們在各地方根深蒂固,幾乎不可能撼動。
不捐,那這聖旨內容一個‘不小心’洩露出去,你們世家一點表示都沒有,那他李世民可就要‘表示表示’了。
李世民想的比莫問多一些,給官位可以,但不能一開始就表示出來,不然怎麼跟這些吸血蟲拉扯?
捐的最多的,給三個官位,第二名,給兩個,第三名就只有一個。
這樣這群世家才會為了第一去爭,因為利益更大。
只要安穩度過這次天災,再清算這些世家子,真的有能力的,留下,資質平庸的,隨意找個地方扔了,或者直接踢出去。
但是給官位這話,不能主動說,要裝作是走投無路的掙扎,不然他這個皇帝就真的是漢靈帝二號了。
就算要賣官鬻爵,也得顯得他李二是被逼無奈。
說實話,李世民更希望他們不捐糧,因為他看世家不順眼不是一天兩天了。
那樣的話,就直接派人去河北,那裡的大小世家一定會對捐糧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