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朝堂。
“啟奏陛下,南吳世子遇刺一案已經過去數日之久,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未能追尋到兇手的下落。而那吳國的使臣再過幾日就要抵達西都,若使臣詢問此事,微臣等人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回覆!”
“如宣!”皇帝大聲呼喊著,“丞相剛才所說,你有何回應?”
“回父皇,此事實並非毫無頭緒可言,經兒臣多日來的調查,目前已經初步查明,此次行刺南吳世子之事乃明夏四殺堂所為!”
此言一出,朝堂之下頓時一片騷動,原本安靜站立的眾大臣們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驚訝和疑惑的神情。
這時,丞相向前一步,拱手對皇帝說道:“陛下,我大梁國與明夏友好交往已有多年,如今僅憑初步的推斷就認定此事是明夏四殺堂所為,恐怕過於輕率和魯莽。萬一判斷失誤,不僅會傷害到兩國之間深厚的情誼,而且日後想要修復恐怕也絕非易事啊!”
如宣聽了丞相的話並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鎮定自若地回應道:“回丞相大人,關於此事,還請您先看看這幅圖再說。”說罷,他將手中一直緊握著的一張畫紙展開並高高舉起,展示給在場的所有大臣看,“此圖乃是本世子特意命令宮中的畫師按照當日朝堂之上那名刺客手腕處的圖案原樣繪製而成,每一個細節都未曾落下!”
緊接著,又有一名大臣走出佇列,對著皇帝躬身施禮後說道:“回陛下,這圖案微臣倒是認得。微臣曾多次奉命出使明夏,見過此圖,依微臣之見,這圖案的確完完全全就是屬於明夏之物!”
“丞相,你可還有話要說?”
“回陛下,微臣認為僅僅憑藉一具屍首實在難以證明。想那一日,刺客數量眾多,其中出現一個明夏人並不足為奇。而且微臣已經去過刑部詳查,其餘屍首的手腕之上均無此圖。所以,如果一定要認定此事乃是明夏所為,那麼當前應當立即增派人手,全城搜捕才對!”
“嗯……丞相所言不無道理,這證據的確太過單薄。即便朕親自趕赴錦都質問,僅靠這些也確實無法令人信服吶!”
“父皇!”
然而,皇帝卻毫不留情地打斷了如宣的話語:“夠了!朕可以再給你三日時間。但若是三日後仍未找到確鑿有力的證據,朕恐怕也只能忍痛割愛,將你送去南吳了!”
說完這番話後,皇帝拂袖而去,滿朝文武大臣們也紛紛魚貫而出,朝堂之上很快便空無一人。
丞相不緊不慢地邁開步子,緩緩朝著殿外走去。而就在他剛剛踏出殿門之時,如宣突然快步上前,擋住了他的去路。
“丞相大人,那日在朝堂之上,面對此事,唯有您反應最為激烈。可今日您倒是沉著冷靜了不少,莫不是您的得意門生前來拜訪了吧!”如宣一臉狐疑地盯著丞相質問道。
“宣世子,還是那句話,證據!”丞相怒目圓睜,聲音洪亮地呵斥道。話音未落,他猛地一甩長袖,氣沖沖地下了臺階。然而,那如宣卻毫不退縮,緊緊跟隨著丞相的步伐,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證據?證據就在你府上,要不本世子領人前往府中檢視?”
面對如宣的糾纏不休,丞相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臉上露出一絲輕蔑之色,冷笑道:“哼,若沒聖上允許,私自搜尋朝中大臣府邸可是重罪!難道世子你想以身試法?”說完,他再次轉身,大踏步離去,只留下如宣站在原地,氣得渾身發抖。
而此時,南門之外,那個數日未曾在宮中露面的如寧和靈兒,正悄然現身於碼頭附近。
“阿寧表哥,都過去幾天了,咱們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可還是一點線索都沒有啊!這得走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呀?”靈兒一邊嘟囔著,一邊用手揉了揉發酸的小腿。她那張原本嬌俏可愛的臉龐此刻已滿是疲憊與無奈。
如寧輕輕拍了拍靈兒的肩膀,安慰道:“彆著急,靈兒表妹。也許線索就在我們眼前,只是還未被發現而已。咱們再去那邊看看,說不定那裡就會有新的發現呢!”說著,他拉起靈兒的手,朝另一個方向走去。
“哎呀,這個地方我們都走了數十次了!每次都是一無所獲,這次肯定也不會例外的……”靈兒極不情願地被如寧拖著往前走,但她心裡其實也明白,如果不繼續尋找下去,恐怕如宣真的要被送到南吳了。
長樂宮,慶王爺正和皇后寒暄。
“皇后娘娘,鳳體近日可好!”慶王爺扶著皇后在長樂宮院子裡走動。
“好些了,但淵兒尚未甦醒,本宮多少還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