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Пehaльtn!
Пehaльtn!
Пehaльtn!”(點球!點球!點球!)
白俄羅斯球迷的呼喊聲如海嘯般在看臺上掀起陣陣狂潮,與之相對,跟隨球隊遠道而來的數千名英國球迷們所發出來的抗議聲顯得太過渺小,轉瞬便被湮沒在了這片洶湧的聲浪裡。
而在球場上,英格蘭的隊員們紛紛聚攏過來,將主裁判圍在了中間,試圖爭取判罰公正。
“先生,這絕對不該是點球啊!”
英格蘭隊長約翰·特里第一個站了出來,代表球隊向主裁判申訴道。
“這明顯是一次假摔,您難道沒有看到嗎?”
其餘的隊員也紛紛附和,在一旁幫腔。
“向您發誓……我沒有碰到他,是他自己主動從我身上摔過去的!”
你也從懵懵懂懂的狀態反應了過來,委屈巴巴地向主裁判解釋。
“是的,我可以作證!”阿什利·科爾也上來替你申辯,“我看得一清二楚,根本就沒有身體接觸,這不該是一個點球。”
“先生,您不要被他們的言辭矇蔽!這明明就是一個點球,您來看看,科爾尼倫科的表情多麼痛苦,他肯定傷得不輕!”
另一邊,白俄羅斯球員見主裁判似乎有些動搖,立刻跑上前,指著地上打滾、一臉痛苦的表情做得十分到位的科爾尼倫科說道。
本場比賽的主裁判克里斯丁·雅格布森現年39歲,來自冰島,在工作中使用的語言是英語。
即便英語不夠流利,白俄羅斯球員們仍會用一些簡單的短語大聲抗議。
人群中似乎有人推搡了上前的魯尼,說了一句“british
play
dirty”(英國佬踢球髒)
“你小子說什麼?有種再說一遍!”
魯尼可是個火爆脾氣,一聽到白俄羅斯的球員這樣的發言,立刻瞪大了眼睛,怒火中燒地用胸膛頂了回去。
“魯尼,冷靜點!冷靜!”
其餘隊友急忙趕過來,將魯尼強行拉開。
而那名白俄羅斯球員見到魯尼這將近185磅的體格,宛如炸彈似的性格,不由得也有些心虛,被他瞪了一眼後不敢再多說什麼,只是嘴裡嘟囔了幾句,悻悻地走開了。
比賽場邊,英格蘭主帥卡佩羅不停地來回踱步,嘴裡大聲嚷嚷著什麼,可由於距離太遠,再加上賽場內過於嘈雜,他的抱怨聲根本傳不到場內,主裁判也聽不見。
無奈之下,卡佩羅轉身向第四官員大聲申訴,卻被第四官員好言安慰了幾句,依然無濟於事。
——在2008年的當下,比賽判罰完全依賴場上裁判的肉眼判斷和傳統的助理裁判配合,var(影片助理裁判)技術是在十年後正式引入國際足壇的。
起初在受到英格蘭球員質疑的時候,主裁判就有些動搖。事實上,這次判罰時他的站位並不理想,視線被其他球員擋住了——只看到你出擊,科爾尼倫科就倒了下去,根本沒有看清雙方到底有沒有發生身體接觸。
在吹點球時,他多少有些不確定。
但判罰已經做出了,即便有誤判的可能,也只能堅持到底:如果一名裁判反覆更改判罰,將會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削弱自身的權威性,其他球員也可能會對他的判決提出更多抗議。
顯然在混亂的局勢下,他需要盡力維持場上的秩序。
就這樣,主裁判在作出決定後不再多言,面色堅定地揮手示意,驅散了圍在身邊的英格蘭球員。
倒在地上的科爾尼倫科見點球判決已成定局,立刻一個翻身從地上跳起,動作利索乾脆,一點都不像是受傷的樣子。
電視機前的英國人幾乎翻著白眼開罵了——看到他此時的動作,誰能想到就在片刻之前,這名球員還在地上痛苦地滿地打滾呢?
這無疑是一個假摔。
……足球場上全是專業演員,演起來根本沒有電影明星什麼事。
你一言不發,只是默默向球門退了過去,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科爾尼倫科和你擦肩而過,低聲卻又得意萬分地說了一句:“Лeгko.”(簡單)
他下意識覺得英格蘭球員聽不懂俄語,意思是得到這個點球非常輕鬆,也有點挑釁的意味。
“我聽得懂你在說什麼,”(rpa3ymeю,
wtotы
kaжaw)你冷靜地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