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輕輕推開急診室的門,看著滿臉焦急的林梔琰,緩緩說道:“江凜的情況暫時穩定了下來,但後續還需要密切觀察。接下來,除了繼續胃腸減壓和靜脈輸液治療外,我們還會安排一些腸道功能恢復的輔助治療。比如,會採用中藥灌腸的方式,幫助他進一步清理腸道,減輕腸道炎症,促進腸道蠕動功能的恢復。這一過程可能會有些許不適,但對於他腸道梗阻的徹底解除十分關鍵。”
醫生頓了頓,接著說:“同時,在他身體稍微好轉後,會安排一些康復性的理療,透過特定的儀器對腹部進行溫和的刺激,加速血液迴圈,改善腸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在飲食方面,等他胃腸減壓結束,胃管拔除後,只能先從少量流食開始,像米湯、清淡的蔬菜湯之類的,逐步過渡到半流食,再到軟食,這個過程需要嚴格遵循,絕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再次損傷腸胃。而且,在整個恢復期間,我們會定期給他複查血常規、腹部超聲等檢查專案,以便及時掌握他身體的恢復進度,調整治療方案。你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配合治療,他會慢慢好起來的。”
林梔琰眉頭緊皺,眼神中滿是憂慮,她聲音微微顫抖地問道:“醫生,中藥灌腸會不會很疼啊?江凜他現在這麼虛弱,能承受得住嗎?還有,康復理療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萬一他的身體對那些儀器不適應怎麼辦?”她雙手不自覺地絞在一起,“那他大概要多久才能完全康復啊?以後會不會留下什麼病根?他還能像以前一樣正常生活、運動嗎?”
醫生輕輕拍了拍林梔琰的肩膀,試圖安撫她的情緒:“中藥灌腸可能會引起一些腹部的脹滿感或輕微疼痛,但我們會盡量控制好操作的力度和速度,以減輕他的不適。江凜現在雖然虛弱,但他還年輕,身體有一定的恢復能力,只要按照我們的方案逐步進行,是能夠承受的。康復理療的儀器都是經過嚴格檢測和臨床驗證的,副作用極小,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會密切關注他的反應,一旦有任何異常,會立即停止。”
醫生沉思片刻後繼續說道:“至於完全康復的時間,很難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這取決於他個人的身體狀況和恢復情況,一般來說,如果後續治療順利,大概需要一到兩週的時間能基本恢復正常生活,但在此期間必須嚴格遵守飲食和休息的要求。只要這次治癒徹底,並且日後他注重飲食健康和生活規律,留下病根的可能性較小。等他徹底康復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還是可以逐漸恢復正常的運動和生活的,不過像過山車這類刺激性較強的專案,短期內肯定是要避免的。”
林梔琰咬了咬嘴唇,眼中的擔憂並未消散:“醫生,我能不能在他身邊陪著他?我怕他醒來會害怕,而且我想親自照顧他,確保他能按照要求治療和康復。”
醫生點了點頭,溫和地說道:“可以的,等會兒護士把他推到病房,你就可以進去陪著他了。有親人在旁照料,對病人的情緒恢復也有好處,只是病房裡要保持安靜整潔,別影響他休息。要是發現他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或是你有任何疑問,隨時按鈴叫護士就行。”
林梔琰微微頷首,輕聲說道:“謝謝醫生。”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疲憊與感激交織的沙啞。
過了一會兒,江凜被護士們小心翼翼地推到了病房。他的臉色依舊略顯蒼白,幾縷頭髮凌亂地散在額前,那原本總是帶著幾分不羈與活力的面容,此刻在病弱的籠罩下,多了幾分惹人憐惜的脆弱。林梔琰的眼眶瞬間紅了,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她快步走到病床邊,緩緩坐下,眼神一刻也沒有離開江凜的臉。她的手輕輕地握住江凜的手,那觸感冰涼且有些無力,卻讓她的心更加揪緊。“江凜,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她喃喃自語,像是在對江凜訴說,又像是在給自己打氣,一滴晶瑩的淚珠順著臉頰滑落,滴在病床的被單上,暈染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跡。
江凜依舊安靜地躺在病床上,雙眼緊閉,沒有絲毫甦醒的跡象。此時,病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江凜的父母和梔琰的父母匆忙趕來了。林梔琰聽到熟悉的聲音,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委屈與擔憂,起身撲到自己媽媽的懷裡,淚水如決堤般湧出,身體也微微顫抖著。
林父林母快步走到病床邊,看著江凜那毫無血色的面容和虛弱的模樣,眼中滿是心疼。江凜和梔琰自幼一起長大,兩家關係親密,對他們而言,江凜就如同自家孩子一般。林父輕輕嘆了口氣,低聲說道:“這孩子,從小腸胃就不好,這次又要遭罪了。”林母則輕輕拍著梔琰的後背,安慰道:“別擔心,寶貝,江凜會好起來的。”江凜的父母也圍在病床邊,滿臉的憂慮與焦急,病房裡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