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遇
民國十五年的深秋,寒意已經侵襲了江南的小鎮,鎮上的人們都早早地收了傢伙什,只剩下幾縷昏黃的燈光在如水的月光下搖曳。一輛雕花馬車沿著青石板的街道緩緩而行,車伕披著厚厚的斗篷,面色凝重。車廂內,坐著一位身著錦緞旗袍的女子,眉如遠山含黛,眼若秋水盈盈,手中輕握著一把繡著並蒂蓮的手帕,那是她母親留給她唯一的遺物。
她叫林悠然,是鎮上林家的獨女,自幼便失去了雙親,由祖父撫養長大。今天,是她與城裡徐家大少爺徐墨軒訂婚的日子。這門親事是祖父在她年幼時便定下的,說是為了兩家的情誼,也是為了她的將來。
馬車停在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宅院前,府邸的大門上方掛著一塊牌匾,上書“徐府”二字,金漆已有些斑駁,卻依然透著不凡的氣勢。林悠然下了車,抬頭望向這座即將成為她未來歸宿的地方,心中五味雜陳。
宅院內,徐墨軒正站在廳堂前,一身長衫,風度翩翩,眉宇間卻難掩一絲淡淡的憂愁。他本不願這門親事,卻拗不過家族的安排和父母的遺願。當林悠然緩緩步入廳堂,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那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彷彿整個世界都因她的出現而變得明亮起來。
訂婚儀式進行得簡單而莊重,兩人在長輩的見證下交換了信物,從此便是未婚夫妻。然而,他們之間卻像隔著一層薄薄的紗,看似親近,實則遙遠。
二、相知
婚後的日子平淡如水,徐墨軒忙於家族的生意,林悠然則在家中操持家務,偶爾彈琴吟詩,以解心中煩悶。兩人雖然同處一屋簷下,卻鮮少有機會深入交流。直到那個春日午後,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將他們困在了徐府的後花園中。
花園內,桃花盛開,細雨綿綿,林悠然撐著一把油紙傘,漫步在雨中,感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徐墨軒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她的身後,也拿著一把傘,默默地為她擋住斜風細雨。
“悠然,你喜歡這裡嗎?”徐墨軒的聲音溫柔而低沉,彷彿怕打擾了這份靜謐。
林悠然轉頭,對上他的眼眸,輕輕地點了點頭,“很美,只是有些寂寞。”
徐墨軒笑了笑,伸出手邀請道:“可否陪我在這雨中走走?”
兩人並肩而行,雨聲、腳步聲、心跳聲交織在一起,奏出了一曲美妙的樂章。他們聊起了各自的童年,聊起了對未來的憧憬,也聊起了那些藏在心底的秘密。林悠然說起了母親,說起了她對愛情的嚮往;徐墨軒則講述了自己對文學的熱愛,以及對家族責任的無奈。
這場雨,彷彿成了他們心靈的橋樑,讓兩顆原本遙遠的心慢慢靠近。從那以後,他們開始嘗試著去了解對方,去傾聽彼此的心聲,愛情也在不經意間悄然萌芽。
三、波折
然而,好景不長,民國時期的動盪也波及了這座小鎮。徐家的生意因為戰亂而受到了重創,徐墨軒不得不四處奔波,以挽救家族的危機。林悠然則留在家中,照顧年邁的公公婆婆,同時還要應對外界的流言蜚語。
那是一段艱難的日子,林悠然常常獨自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月色,思念著遠方的徐墨軒。她不知道他是否安好,不知道他何時能夠歸來。而徐墨軒在外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他不僅要面對生意上的爾虞我詐,還要時刻擔心家中的悠然是否一切都好。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關於徐墨軒的謠言在小鎮上悄然傳開,說他在外另有新歡,準備拋棄林悠然。謠言像野火一樣蔓延,很快就傳到了林悠然的耳朵裡。她雖然不信,但心中的擔憂和不安卻與日俱增。
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林悠然決定親自去找徐墨軒問個明白。她不顧一切地衝出了家門,冒著大雨向徐墨軒所在的城市趕去。一路上,她跌倒了無數次,又無數次地爬起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我要見到他,我要聽他親口說。
四、重逢
當林悠然滿身泥濘地站在徐墨軒面前時,徐墨軒震驚了。他看著眼前這個女子,她的頭髮散亂,衣服溼透,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一把將她擁入懷中,淚水與雨水交織在一起,分不清是感動還是心疼。
“悠然,你怎麼來了?你還好嗎?”徐墨軒的聲音哽咽。
林悠然抬起頭,望著他,眼中滿是深情,“墨軒,我聽到了那些謠言,我不信,我要聽你親口說。”
徐墨軒緊緊握住她的手,不讓她亂動,語氣堅定地說:“悠然,你聽著,我徐墨軒此生只愛你一人,無論生死,無論貧富,我都不會放棄你。那些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