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遇
民國十五年的深秋,寒風中已帶著些許凜冽。滬上的街道依舊繁華喧囂,電車叮噹作響,穿街過巷。
林悠然穿著一件淺藍色的學生裝,肩上挎著書包,手裡握著一張紙條,在梧桐樹下躊躇不前。紙條上寫著“南京路128號,邵氏書店”,那是她此行的目的地。作為滬上大學中文系的大二學生,林悠然對書有著近乎痴迷的熱愛,聽說邵氏書店新進了一批珍貴的古籍,她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為快。
終於,她鼓起勇氣,踏上了前往南京路的電車。車廂內人潮湧動,她費力地擠到一個角落,緊緊握著那張紙條,眼神中閃爍著期待與好奇。
邵氏書店坐落在南京路最繁華的地段,門面雖不起眼,但走進去卻別有洞天。書架錯落有致,上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墨香。林悠然穿梭在書架間,目光如炬,尋找著心中的寶貝。
“請問,這裡有沒有新進的古籍?”她輕聲詢問著店員。
店員抬頭,瞥了她一眼,懶洋洋地指了指角落裡的一個書架,“都在那兒了,自己看吧。”
林悠然心中一喜,快步走向那個書架。她的目光在書脊上掠過,最終定格在一本泛黃的線裝書上——《浮生六記》。她小心翼翼地抽出那本書,翻開扉頁,只見上面用蠅頭小楷寫著“沈復著”。
正當她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時,一個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你也喜歡《浮生六記》?”
林悠然抬頭,只見一個身材頎長、穿著長衫的青年正含笑看著她。他的眼神深邃而溫暖,彷彿能洞察人心。
“是啊,我一直都很喜歡這本書。”林悠然有些羞澀地答道。
“這本書確實很好,我也很喜歡。”青年微笑著說,“尤其是那句‘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真是耐人尋味。”
林悠然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你也喜歡這句話?真是太巧了!”
兩人相視一笑,彷彿找到了知音。那一天,他們在書店裡聊了很久,從《浮生六記》聊到詩詞歌賦,再聊到人生理想。林悠然發現,自己與這個名叫邵雲飛的青年有著說不完的話題,彷彿他們的靈魂早已在書中相遇。
二、相知
自那以後,林悠然與邵雲飛便成了邵氏書店的常客。他們相約每週五下午來這裡,一起品讀古籍,交流心得。有時,邵雲飛還會帶來自己珍藏的書籍,與林悠然分享。
在邵雲飛的引導下,林悠然對古典文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她開始嘗試寫作,將心中的情感傾注於筆端。每當她有新作,都會迫不及待地拿給邵雲飛看。而邵雲飛也總能給出最中肯的建議,讓她的文筆更加成熟。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關係也越發親密。他們不僅在文學上有著共同的追求,在生活中也彼此照顧。林悠然知道邵雲飛家境貧寒,卻依然堅持買書、讀書,這份對知識的渴望讓她深感敬佩。而邵雲飛也被林悠然的純真與才華所吸引,他覺得自己彷彿找到了生命中的知己。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兩人坐在書店的角落裡,共同品讀著一首宋詞。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們身上,為這段靜謐的時光增添了幾分溫暖。
“悠然,你相信緣分嗎?”邵雲飛突然問道。
林悠然抬頭,看著邵雲飛的眼睛,“我相信。就像我們相遇在這家書店,一起品讀這些古籍,這就是緣分。”
邵雲飛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柔情,“是啊,我也相信緣分。我覺得,我們就像是《浮生六記》中的沈復和芸娘,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卻有著相似的靈魂。”
林悠然聞言,心中一顫。她明白邵雲飛的話意,卻不敢輕易回應。她知道,自己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青年,但她也害怕這份感情會給她帶來未知的未來。
然而,感情的事情總是難以捉摸。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林悠然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邵雲飛。每當她遇到困難或煩惱時,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而邵雲飛也總是能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出現,給她安慰和支援。
三、困境
然而,好景不長。民國十六年,滬上局勢動盪不安,戰爭一觸即發。邵氏書店因為經營不善,加上時局影響,生意日漸蕭條。邵雲飛為了維持書店的運營,不得不四處奔波籌款。
林悠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想要幫助邵雲飛,卻苦於沒有能力。她只能更加努力地學習,希望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以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