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埃爾法星球的黃昏(1 / 2)

黑洞的影響力像一張無形的網,將埃爾法星球牢牢困住。晝短夜長的變化使生態平衡徹底打破,植物生長週期紊亂,動物遷徙模式混亂。白天的炎熱不再溫暖,夜晚的寒冷刺骨。人們被迫使用更多的能源來取暖,導致本就不充裕的資源更加稀缺。

地殼運動加劇,大地彷彿在怒吼,地震頻發,火山如同憤怒的巨人,不定期地噴發出滾滾岩漿,摧毀了大片的家園和農田。煙霧遮蔽了太陽,空氣質量急劇下降,酸雨成了常態,腐蝕著城市的鋼鐵與石頭。

科學家們的預測並不樂觀。隨著黑洞的引力加強,這種惡劣環境只會惡化,直至星球完全無法支撐生命的存活。資源枯竭,物種滅絕,文明崩潰……這一切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結局。但埃爾法星球的領袖和智者們並沒有就此絕望,他們清楚,必須採取果斷措施,才能挽救族人的命運。

在一系列秘密會議之後,星球領導層達成共識:只有離開,才有活路。他們宣佈啟動“方舟計劃”,一項涉及全族的大規模遷徙專案,旨在尋找一顆宜居星球,作為新的家園。這項計劃要求收集所有的航天技術,調集所有可用的飛船,籌備足夠的補給,以及安排有序的人員轉移。

當“方舟計劃”的訊息在全球範圍內傳播開來,瞬間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社交網路上,資訊如潮水般湧現,新聞頻道連軸直播,街頭巷尾,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還是悠閒的老人,無不談論著這一關乎生死的重大決定。有人哭泣,因為不捨熟悉的家園;有人振奮,懷揣著對未來未知世界的憧憬。

在政府高層會議室裡,緊張氣氛達到了高潮。國家領導人、各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迅速成立了“星際遷徙指揮中心”,全面統籌遷徙的各項事宜。指揮部下設多個小組,分別負責物流、教育、科技、衛生等領域,確保每一環節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世界各地湧現出成千上萬的志願者,他們自發報名,加入到這場浩大的遷徙準備工作中。大學生、退休人士、企業家,甚至藝術家,每個人都希望能貢獻一份力。志願者隊伍被分成不同的小分隊,協助政府進行資源登記、救援演練和群眾安撫等工作。

為了確保每個人都能適應未來的太空生活,緊急開展了大規模的太空生存技能培訓。學校、體育館變成了臨時教室,專業講師教授如何操作飛船裝置、處理突發狀況,以及最基本的太空適應技巧。成年人學得認真,孩子們好奇的眼神中閃爍著對未知的渴望。

一組專家團隊專門負責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儲存工作。圖書館、博物館的藏品被精心掃描錄入資料庫,古老的文獻、藝術品、音樂和電影轉換為電子格式,以防傳統載體在漫漫旅途中損壞或遺失。每一項遺產都被賦予了一個編號,彷彿是對過去的深情告別,更是對未來的鄭重承諾。

考慮到遷徙艦隊的巨大需求,政府調動全國的工業產能,集中生產必需的食物、藥品和其他生活用品。食品廠日夜運轉,醫藥公司加班趕製急救包,各種物資被嚴格分類、打包,標記清晰,以便於到達新星球后的快速發放。

在這一系列宏觀舉措的背後,每個家庭也在悄悄做出調整。父母教導孩子如何面對分離,親朋好友間交換聯絡方式,許下重逢的誓言。家裡的每一件物品都被仔細挑選,哪些帶上飛船,哪些留下,成為一場情感與理性的較量。

遷徙的籌備階段,埃爾法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改造大型飛船,使其能夠在極端環境中長時間維持執行,是首要任務。科研團隊不分晝夜,進行了無數次試驗,最終透過整合最新的人工智慧系統、高效能驅動引擎和強化的生命保障模組,成功提升了飛船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小型逃生艙的設計也得到了重大進展,採用輕質材料和緊湊設計,保證了足夠的生存空間,同時還配備了自主導航系統,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緊急脫離情況。

物資的收集與儲備是一項巨大工程。從食物、水源、醫療用品到日常用品,每一樣都需要精確計算,既要滿足長期需求,又要考慮重量限制。政府設立了專門的物資管理部,運用大資料分析,最佳化庫存結構,確保供應充足的同時避免浪費。此外,特別注重食品的多樣性與營養均衡,開發了一系列易於儲存又能提供高熱量的新型食品,為長途跋涉保駕護航。

遷徙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工作,更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埃爾法人展現了令人驚歎的集體意識。學校暫時關閉,轉而開設實用技能培訓班,教授太空生存知識和團隊協作技巧。企業停工配合,生產線轉向製造遷徙所需的裝備。城市廣場變為物資分配中心,市民們排隊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