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五月十三日。
距離大爆炸過去不過七天。
這七天,皇帝一反常態,不再躲在木工坊裡打木工,甚至親自上朝批改奏摺了。
爆炸發生的第二天,就親自去現場賑濟災民,嚴厲處罰了相關人員,皇帝還強逼魏老狗獻銀三百萬,去南方買糧救濟西北。
如此種種,讓徐光啟覺得大明中興有望了!!
徐光啟自從獻了紅衣大炮之後,就被魏忠賢排擠,沒過多久就被革職。現在他躲在朋友家埋頭整理文書,正在編寫《農政全書》。
所以,當錦衣衛的人找到他的時候,他確實震驚無比。
“皇帝指名找我徐光啟?有沒有搞錯?”
徐光啟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皇帝為什麼要找自己?
最近自己安心著書,也沒犯什麼事情啊!
一頭霧水的徐光啟被帶到交泰殿外,一眼就看到了李之藻。
“振之?你怎麼在這裡?”(李之藻字振之)
兩人正在朝房等候召見,此時兩位老友相見,逢外開心。
“誰知道呢?忽然錦衣衛就找過來了!”
李之藻壓低聲音道:“皇上不一樣了啊!!”
徐光啟看著李之藻,眼中全是不解。
“你這個書呆子!!”
李之藻輕笑道:“以前的錦衣衛吃人不吐骨頭,無事還鬧三分。你不使銀子別想活著出來。可這一次,錦衣衛竟然沒有收我的儀程,你說這事奇怪不奇怪??”
徐光啟“啊”了一聲。
是的,帶自己來的錦衣衛全程沒有索賄,這個很不正常啊!
“先祖保佑啊!!皇帝陛下終於醒悟了!大明有救了!”
“聽說魏忠賢那老狗被剝奪了權力。現在只負責徵稅了!”
李之藻與徐光啟不同,徐光啟更多的是一個科學家,而李之藻更像一個政客。
“皇帝把孫承宗叫回來了。孫先生有勇有謀,實在是我大明的中興良臣啊。驅閹豎,用良臣,大明中興有望啊!”
兩人小聲交談著,語氣中帶著興奮。
“宣,徐光啟和李之藻覲見!”
一進大殿,徐光啟便看見一個身穿赭黃袍的青年正笑眯眯盯著自己。
“臣徐光啟叩見陛下”
“臣李之藻叩見陛下!”
“平身吧,賜座!!”
兩人膽戰心驚,什麼情況?
賜座?那可是二品大員才有待遇啊!
“朕就長話短說!”
朱由校從御案上拿來一張圖紙,遞給二人。
“這是?震天雷??”
徐光啟算火炮專家,一眼就認出了這個玩意!
“不錯,這就是震天雷!!”
作為一個傑出的木匠,轉行研究火器不過分吧!!
朱由校道:“遼東廣闊,那群蠻人擅長騎射!每逢大戰,他們都以騎兵破開戰陣,端得悍勇無比。”
“朕思慮良久,想出這個以雷制騎之法!”
“只是,朕對火器一竅不通,只能找兩位來幫忙了!”
徐光啟一聽,心中激動無比:皇帝竟然操心起遼東戰事了,還特意研究對敵之法??
皇帝,你終於長大了呀!
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十分有限,那個震天雷只是一個裝滿火藥的鐵殼子。使用之前,還要引火點燃,威力小還很重。
所以,這個震天雷在戰場上露面不多。
“朕找你們來,就是希望你們能改進這個震天雷。試想一下,如果我方軍士有大量的震天雷,面對騎兵衝擊就好辦了!!”
徐光啟低頭不語:皇帝的設想固然很好,可這樣就需要將震天雷的重量縮小到一兩斤以下,不然的話就扔不遠,反而傷了自己人。
徐光啟沉思片刻道:“陛下所思甚妙,只是震天雷做小了威力不足。做大了丟不遠啊。”
徐光啟看著朱由校面帶微笑,鼓起勇氣道:“陛下為什麼不用子母炮?”
“子母炮?那是什麼玩意?”
朱由校一呆:系統裡面好像沒看到子母炮啊!
徐光啟笑笑道:“陛下日理萬機,自然是不知道有這個小玩意的。這個子母炮在數十年前就仿製成功了。當初還在朝鮮戰場立下大功。”
“只是此炮製作困難,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名聲不彰。”
“但是,這玩意比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