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將手伸到了朕的三大營裡!”
“少的佔了幾十人,多的佔了數百人。這些兵丁,簡直成了你們的家丁!!朕的三大營,就這樣完蛋了!!”
眾人一聽,皆高呼“死罪!”
可他們心裡清楚,這種事情早就有之,皇帝能怎麼樣?
法不責眾,這又不是一家兩家這麼幹的。
“陛下恕罪,臣等有苦難言啊!”
郭培民的眼神瞬間清澈了起來,他不通軍事,但並不糊塗啊!
“苦?”
朱由校轉身,盯著郭培民。
“國家養了你們幾百年,你們現在還能提得動刀,還能騎得好馬嗎?苦?哪裡苦了,如果你說不上個一二三,朕要你好看!”
郭培民把心一橫,道:“臣等哪裡願意做個混吃等死的可憐蟲啊!可我們軍權被奪,上下全看文臣眼色。我們能幹嘛?”
,!
“既然斷了建功立業這條路,我們只能求個富貴了!”
朱由校心中一凜:這個郭培民,話裡有話啊!
明朝後期,文臣把持軍事,勳貴出頭一個排擠一個,搞到後來,勳貴們再也提不起精氣神了,只能做個富家翁。
郭培民這是拉文臣集團下水,用心可謂險惡。
皇帝要處罰我們,我們認。
可皇帝也得給我們找條出路啊,不然我們不服!
縱觀明朝歷史,文官集團一步步打壓支援皇帝的勢力。
從武將集團開始,先是朱元璋於洪武十三年,將大都督府一分為五,此為五軍都督府。
朱元璋這個傢伙疑心極重,對任何威脅皇權的勢力都盡力打壓。
後來五軍都督府在土木堡之變後,一批重要的公侯都督戰死沙場,文臣集團趁機以兵部替代了名存實亡的五軍都督府。
自此,軍隊的升遷,獎懲,軍餉皆被兵部控制。
武將的地位,從此一落千丈!
朱由校深吸了一口氣,道:“郭培民,郭武定侯。你的意思是,你想為朝廷出力,但是兵部那幫人不許?”
郭培民是個老油條,馬上聽出了其中的風險:這皇帝好陰險,這句話明顯是挑動勳貴和文臣的矛盾。
可現在騎虎難下,本來想讓皇帝知難而退,卻沒想皇帝提了這個問題。
郭培民也是有種,道:“確實無錯,我等先輩為大明浴血,我等自有豪氣。誰願意心甘情願的做一條米蟲。可無奈,我等空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門啊!!”
“哈哈,報國之心!難得你們還有點熱血!”
朱由校要的就是他們這句話。
“大家聽好了!”
朱由校走回點將臺,對著臺下的勳貴們說道:“大明存國兩百餘年,現在流民四起,遼東沸騰。正是你等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別怪朕沒給你們機會!”
“第一,拿了朕的東西,給朕還回來!”
“第二,把你們的長子長孫,凡是年齡合適的,挑五個送入軍營!”
“第三,朕為三大營統帥,帝師孫承宗代朕管理。三大營以後的軍餉、糧草皆由朕的內庫開支。以後,你們便是朕的天子門生!!”
“第四,朕希望你們慷慨助餉。你們別搞錯了,你們的子孫可在大營裡面喔。如果餓著他們,凍著他們,崩著他們,別怪朕事先沒提醒!”
朱由校的聲音,隨著太監的喊話越傳越遠。
原本癱倒在地的勳貴們,敏銳地感覺到了變局。
皇帝這是要親掌軍權??
不對,皇帝沒有動兵部的權力,皇帝只是自建了一支私軍。
看來,皇帝所圖甚大啊!
孫承宗吃驚的看著這一切。
小皇帝的手腕如此狠辣,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
索要勳貴的長子長孫為人質。
敲詐勳貴認捐助餉。
更妙的是,皇帝自掌一軍,能成為天子門生,這對勳貴們的吸引可謂巨大。
同時又以私佔軍士為威脅,不開眼的馬上清除!
一拉一打,盡顯皇帝之術!
勳貴們領命散去,回家盤點資財,又開族人大會挑選送到軍營的子孫。
只是,文臣那邊好不容易奪回軍權,會這麼容易看著皇帝自建私軍,重掌軍權嗎??
孫承宗已經預見到一場腥風血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