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草草的過了個新年
新收的三大營兵丁經過一個月的學習,考核淘汰了一批人。
新進軍士一萬五千人左右,再加上之前的三萬人,現在朱由校能直接指揮的部隊大約四萬五千人左右。
既然離北京城這麼近的張家口也能被蒙古潛越進來,那就不能不考慮北京城的防務了。
特別是通州,現在這裡有無數的作坊,那些都是朱由校的寶貝,可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所以,此次出征,朱由校只帶了一萬五千精銳軍士,其餘的用於北京的防務。
“真是荒唐!”
朱由校的大軍越過居庸關,直奔張家口而去。
一張地圖攤開呈現在朱由校面前,朱由校坐在大車之內,與秦良玉等人盯著這張地圖。
“這就是英宗皇帝當初的行軍路線?”
只見地圖上畫的是一張北境地圖,包含了北京,宣府,大同,上面有紅綠兩線,紅線是出發路線,綠線是返回路線。
只見英宗出發時,一路經過宣府,懷安衛直到大同,又從大同返回,經宣府來到土木堡,最終在土木宣被俘虜。
整個過程簡直匪夷所思,所有的路線都在長城之內,東邊就是宣府,西邊不遠就是北京。
當初的先也是多麼誇張的實力,能在數個大軍區的環繞下打敗英宗的部隊,甚至還能帶著英宗返回草原。
這裡面沒有人搗鬼還真是沒天理了!
朱由校長嘆一聲,他地理不行,一直以為土木堡在長城邊境,或者直接就在蒙古草原上,他從來沒有想過,土木堡竟然距離北京城這麼近。
要知道,蒙古軍隊要越過綿長的山脈,然後打下幾個山口,再越過北境的長城,還要打敗英宗的大軍。
這t的也像是超人嗎?
如果蒙古部當初有這種實力,何苦回北方吃風沙!
朱由校越發相信黃宗羲的推論了:英宗的被俘虜,就是明朝軍隊和文官集團密謀,甚至與也先合作,除掉當時把持軍權的英宗。
除此之外,朱由校根本不能想象,光憑蒙古的也先,他有什麼可能抓到英宗,還能大大咧咧的返回蒙古!
“諸位,你們有什麼看法?”
朱由校借黃宗羲的嘴巴,說出了對木土堡之變的結論。
眾人震驚地盯著黃宗羲―――這可是驚天陰謀啊!
有什麼看法?
這td的能有什麼看法?
眾人沉默不語。
“行了!此去張家口,估計也會冒出來蒙古大軍!朕可不想成為第二個英宗。這就要看你們的本事了!”
“臣等,必效死命!”
朱由校朝眾人道:“昔日土木堡之變,可是死了一堆武將勳貴,此後軍權旁落,武將再也抬不起頭了。朕努力了這麼久,終於從兵部拿回一點權力來,你們自己看著辦,到底是想揚眉吐氣,還是想繼續被文臣壓制,前路如何,全看大家的努力!”
原本大家以為是一場輕鬆的掃蕩,現在一聽,估計前路兇險非常啊!
朱由校現在能控制的只是北京附近,像宣大這種地方,雖然有奧觀海坐鎮,可他畢竟只是一個空降的官員,對軍隊的掌控極為有限。
讓奧觀海領軍協助的命令早已發出,可到現在都沒有回應。
這可是一個大問題啊!
朱由校深吸了一口氣:此次出征,決定了北方軍隊的歸屬。
若他們不動還好,若是敢異動,那就是一場決戰!
只是,自己的一萬五千人,夠不夠看啊?
大同,奧觀海。
“奧將軍,蒙古那邊不知道發了什麼瘋,同時猛攻得勝堡、殺虎口和陽和口,當地軍隊疲於應付,如果將軍不去支援,三個關口應該頂不住多長的時間。望將軍速速領兵退敵啊!”
奧觀海一聽這個訊息,只得自己領兵前往關口支援。
如此一來,便錯過了接應朱由校的命令。
等他到達邊關,卻見邊關一片安寧,聽下面的人說,蒙古軍猛攻一番之後便退軍了,搞得奧觀海一頭霧水。
大同巡撫王點,宣府巡撫秦士文,這兩位宣大的最高指揮官此時卻出現在懷安縣城。
夜色如墨。
懷安縣一處豪宅裡,王點和秦士文相對而對。
兩人的臉色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凝重。
桌上的茶,早已涼透卻無人有心思去喝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