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泰殿,朱由校把玩著自己新制煤爐,心中滿是自豪。
雖然這是用木材打製的煤爐,並無實用價值。
但是煤爐結構一目瞭然,縱然是個白痴,只要能做到木改鐵,就能做出真正的煤爐。
朱由校又得意地看著手裡的制煤器,這個玩意也是木頭打造。
大明鐵鋼產量不多,雖然用木頭可用會比較費時間,但是勝在便宜,可以用木頭的,為什麼要用鋼鐵呢?
朱由校對自己的改進很自豪,自己還真是個木工小天才呢!
“陛下,徐光啟和王體乾帶著宋應星在殿外等候,是否傳見!”
“喔!他們兩人的動作倒挺利索,宣!!”
朱由校正暢想著門頭溝的露天煤礦以及皇家煤爐廠,這不巧了嗎?具體負責的人這就到了!!
“臣徐光啟跪見陛下!”
“奴才王體乾跪見陛下!”
“草民宋應星跪見陛下!”
朱由校眼睛一亮,眼前這個滿臉蒼桑的男子,就是宋應星?
他可是被後世倍加推崇的一個科學家啊!
朱由校露出笑容:這些後世人,好像對科學家特別尊重。
雖然他朱由校也不太明白這所謂的科學家到底是幹什麼!
但任何職業帶上一個家字,那都是真材實學的人才。
“快快請起!!”
朱由校甚至想起扶起宋應星,剛有動作就覺得這個行為不妥,急忙收回雙手。
“徐光啟,你回火器司忙去吧!燧石火銃還需要你多加費力!”
徐光啟告退,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面對即將到來的風暴,他很慶幸自己能全身而退。
“王體乾,安置流民的事情,安排得怎麼樣了!”
“奴才回陛下,城外有流民五萬,老幼俱有。奴才正想問問陛下,這煤礦廠需要的是精壯勞力,這些婦孺應該如何處置?”
朱由校一呆,顯然他並沒有想得這麼深入。
片刻後,朱由校道:“這些婦孺,也一併安排到門頭溝吧!那多麼精壯的漢子在一起,總需要有人縫補做飯的嘛!朕不缺他們這些糧食!”
“陛下仁義無雙,實在是大明百姓之福!”
王體乾不失時機的拍了個馬屁!!
“你就是宋應星??”
朱由校瞅著跪著的宋應星,感覺這人好像有點死氣沉沉!
“草民宋應星,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煩勞陛下尋找,草民實在罪該萬死!”
朱由校揮揮手道:“無妨,平身吧!”
“來,看看此物你是否認得?”
朱由校領著宋應星走到木製煤爐和制煤器面前。
宋應星瞅了半天,道:“此物好像是某種生火用具吧!草民不敢確定。”
“哈哈!你還真有點學問!”
朱由校沒想到宋應星能猜出大概用途。
因為這玩意別說大明瞭,就是整個世界,也是獨一份。
宋應星能猜出用途,已經很厲害了!!
“你覺得此物製造難不難?”
宋應星得到朱由校的允許,上手研究了一番。
“陛下,這兩件物品構思精妙,但結構極為簡單。只需稍加培訓即可大量生產。”
朱由校啪啪手,侍衛們挑來兩堆泥土。
宋應星定睛一看,金磚地板上堆著一堆黃土和一堆黑色的東西。
再仔細一看,那黑色的東西分明是磨碎的煤粉。
宋應星腦袋冒出問號――――這皇帝究竟在搞什麼啊!
朱由校指揮著侍衛們按一比四的比例將黃泥和煤泥混合。
再用制煤器壓出一個蜂窩煤,待煤球稍幹,就將煤球放入煤爐裡。
“諾,這就是蜂窩煤和煤爐了!”
朱由校望著這兩件東西,道:“有了此物,百姓們過冬就再也不怕嚴寒了!”
宋應星一愣:“這麼神奇??”
“就是這麼神奇!”
“普通的煤燃燒時有濃煙,又不禁燒!而摻了黃土的蜂窩煤比煤塊還便宜。更重要的是,此物燃燒充分,煙霧較少。如果大面積推廣,必定能造福我大明百姓!”
宋應星看著朱由校,呆了!
他從來沒想過,當今皇帝竟然這麼掛念百姓,還親自打造了這些造福百姓的生活用具,這實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