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國之命脈(1 / 2)

一天一夜之後。

當朱由校再次出現在黃宗羲面前的時候。

赫然發現,眼前的黃宗羲披頭散髮,滿臉疲倦,可在一片疲色之下,卻掩藏不住他眼裡的光芒。

想必,這一天一夜的時間,他都在拼命的閱讀材料,思考原由吧!

朱由校輕飄飄在走到黃宗羲的面前。

“商站,商路和商票,三選一!”

朱由校道:“你父親能不能活下來,就看你的選擇了!”

“商票!”

黃宗羲斬釘截鐵道:“草民選商票!”

“喔!”

朱由校有點意外,黃宗羲回答得如此乾脆,顯然胸有成竹了。

“為什麼選商票?”

朱由校自己認定了商票,這是因為他與後世交流,感受到了後世商票的價值,可這個黃宗羲年紀輕輕,竟然一眼就能看出商票的價值,這倒讓朱由校刮目相看了。

黃宗羲的臉上露出興奮之色。

“商站不過是一個貨物轉運之所,並無太大的價值。”

“天下商人千千萬,哪條商路都有無數逐利的商人,這也不足為重。”

“只有商票,它背後的價值無可估量。”

朱由校笑了,道:“繼續說!”

黃宗羲看陛下的表情,知道自己說對了,心中信心更足。

“草民仔細地研究了商票的執行規律。它首先是商業的憑證,誕生於金銀天然的短處。”

“金銀天然的短處?”

這點朱由校倒沒想過,金銀銅做為貨幣已經流通幾千年了,它的短處倒是很少有人提及。

“是的,金銀銅很容易損耗,容易摻假。而且運輸金銀的風險極大。草民家住江南,我們那邊有不少的鏢局。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護衛錢糧。陛下可能不知道,他們每次護送金銀,都是收取金銀價值的十分之一為報酬。”

“嘶―――”

朱由校倒吸了一口冷氣,十分之一的護送費用,這個費用也太高了吧。

也就是說,每進行一次大額交易,都要被抽走十分之一。

還有更恐怖的一點,黃宗羲沒有認識到。

但是朱由校作為皇帝,敏銳的察覺到其中的風險:鏢局!

鏢局可是正經拿刀的武裝組織啊!

黃宗羲還說江南鏢局很多?

那t的是鏢局嗎?是一個個武裝到牙齒的民間力量啊!

黃宗羲繼續說道:“正因為轉運金銀費用太高,所以自然產生了商票。其實很多貿易,都不會走空趟的,那樣損失太大了。”

黃宗羲提起筆,畫了兩個圓圈。

“假設這是北京,這裡是江南。”

“我做為一個商人,採買北京的貨物賣到江南。在江南賣貨後,我不可能空著車輛回北京,必然要採買江南貨物拿回北京來賣。”

“如此一來,我要使用兩次金銀,一次是在北京採買,一次是賣了北京的貨物再用銀錢在江南採買。”

“這裡的銀錢一進一出,只是多了些商人的利潤!”

“大宗買賣,交易物件基本都是固定的。”

“這個時候,只要對方相信我,我甚至不用交易金銀,只要一個口頭承諾就可以做買賣!”

“但是口頭承諾終究不可信,這時如果有可靠的東西替代金銀就可以了,最終,商票就這樣出現了!”

朱由校好奇地盯著黃宗羲,這小青年的口才很好,短短數語,便將票商誕生的原因給說了個明白。

節省費用,必要時可以憑票給付,甚至不怕丟失,只需做一個密約或信物就可以了!

這種東西,必然會大肆流行起來。

朱由校興奮之極,果然,後世推薦的人還真有兩把刷子。

黃宗羲越說越激動:“現在這種票商,只是在大宗交易裡流行。這很像朝廷的鹽引,只是朝廷的鹽引是以鹽貨為背書。”

“不過鹽引發行的權力下放到州府一層,而且只有擁有鹽礦的州府才有能力發行鹽引。市面上的鹽引太多太雜,起不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

(某種程度上,明朝鹽引已經部分替代了紙鈔的功能。)

黃宗羲盯著朱由校道:“陛下,商家只能以商家信用發行少量的銀票。可朝廷手裡掌握著鹽、鐵等各種資源,這些資源如果能為朝廷的銀票做擔保,那銀票就具有了穩定的價值。”

“甚至,朝廷可以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