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眾人譁然。
現在遼東糜爛之極,這個袁崇煥竟敢說五年平遼,他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嗎?
“喔,說來聽聽!”
朱由校也起了興趣,遼東不怕亂,只怕一直亂。
如果這個袁崇煥真能五年平遼,停了這遼餉,那朕也不會小氣。
“第一,以遼人守遼土,以遼人養遼人!”
要說袁崇煥是個大忽悠倒也冤枉了他,這些年他一直在思考平遼之策,也算是少有的認真做事之人。
“這點沒問題!”
朱由校點了點頭,客軍赴遼,費用極大,而且客軍又不是保衛家鄉,很容易就戰場逃散。又費錢,作用又小。
“第二,守為正路,戰為奇路,和為旁路!”
,!
袁崇煥思路很清晰:“遼東建奴經過八年大戰,勝多敗少,野戰不可敵。應該以守城為主,騷擾為輔助。實在不行,也可效法漢朝議和。”
朱由校聽著前面還算那麼回事,可聽到議和,他就不幹了。
沒等朱由校跳出來,顧秉謙先一步反對道:“昔日我大明太祖以竹稈殺退元蠻,土木之變,那時情況如此敗壞,我大明也不曾議和。”
“外族蠻夷人面獸心,絕不可議和。一旦與建奴議和,那他這八年來殺我百姓,奪我良田,無數刀下冤魂應該如何交待?”
要說這些官員雖然操蛋,但殺敵盡務,絕不妥協的氣概倒值得肯定。
袁崇煥皺眉,他知道說議和會有人反對的,但是他想到反對聲音會如此堅決。
唉!自己其實一點沒有野地浪戰打敗敵人的把握啊。
作為軍事將領,橫豎打不贏那隻能停戰議和啦。
朱由校也道:“議和,不在討論範圍內。袁大人,你繼續!”
袁崇煥組織言語,道:“若是要一戰勝之,必須傾全力而為。一年四百萬只能維持防線,若是要出擊蕩平遼東,一年至少八百萬銀。”
“嘶――――”
眾人皆倒吸一口涼氣:一年八百萬,五年就是四千萬。
這,這上哪裡搞這麼多白銀啊!
朱由校也是氣笑了,這個袁崇煥,還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了。
一年八百萬銀,那抵得上大明一年的收入了。
還連續五年,袁崇煥,朕看你也只是個好吹牛皮之輩。
:()天啟新篇粉絲建言重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