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陽光明媚,樊梨花身著一襲素淨的衣衫,帶著幾個隨從,朝著寒江關緩緩走去。
一路上,她思緒萬千,回憶起小時候與父親相處的點點滴滴,心中滿是溫暖與眷戀。
那時的父親,是她心中的英雄,高大而威嚴,教她騎馬射箭,傳授她為人處世的道理。
然而,隨著戰爭的爆發,這一切都變得遙遠而模糊。
當樊梨花來到寒江關下時,城牆上計程車兵遠遠地就認出了她,連忙開啟城門迎接。
樊梨花走進城中,發現一切似乎都沒有改變,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築,只是百姓們的臉上,少了往日的安寧與祥和,多了幾分疲憊與惶恐。
樊梨花徑直來到樊府,見到父親的那一刻,她眼眶一熱,差點落下淚來。
樊洪坐在大廳的主位上,看到樊梨花進來,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既有久別重逢的欣喜,又有難以言說的尷尬。
“父親,女兒回來了。”樊梨花輕聲說道。
樊洪站起身來,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梨花,你可算回來了。這些日子,你在唐軍那邊過得可好?”
樊梨花走上前,握住父親的手,說道:“父親,女兒一切都好。只是放心不下您,所以回來看看。”
父女倆坐下來,開始敘舊。樊梨花講述著自己在唐軍的經歷,如何幫助薛丁山攻破寒江關,如何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寧而戰。
樊洪靜靜地聽著,臉上的表情卻越來越陰沉。
原來,在樊梨花離開寒江關的這段時間裡,蘇寶同,這個狡猾陰險的西涼將領,多次來到寒江關,蠱惑樊洪。
他在樊洪面前編造了許多關於樊梨花的謊言,說樊梨花背叛了西涼,投靠了唐軍,成為了西涼的叛徒。
樊洪起初並不相信,但在蘇寶同的不斷挑撥下,心中漸漸產生了疑慮。
此時,聽著樊梨花講述在唐軍的經歷,樊洪心中的怒火再也壓抑不住。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怒聲說道:
“梨花,你還敢回來!你這個叛徒,竟然背叛西涼,投靠唐軍,你對得起我,對得起樊家的列祖列宗嗎?”
樊梨花被父親的突然發怒嚇了一跳,她連忙站起身來,解釋道:
“父親,您誤會了。女兒投靠唐軍,並非為了背叛西涼,而是為了天下百姓。
如今西突厥興兵犯境,戰火紛飛,百姓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女兒只是希望能借助唐軍的力量,平定戰亂,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然而,樊洪已經被蘇寶同的讒言矇蔽了心智,根本聽不進樊梨花的解釋。
他冷笑一聲,說道:
“哼,你說得好聽!什麼為了天下百姓,你不過是貪圖榮華富貴,想在唐軍那裡謀個一官半職罷了。”
樊梨花見父親如此固執,心中十分難過。
她知道,父親已經被蘇寶同蠱惑,想要說服他,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她還是不想放棄,繼續說道:
“父親,您不要被蘇寶同的謊言所騙。他是個陰險狡詐的人,他的目的就是挑起西涼與大唐之間的戰爭,讓百姓們受苦。
女兒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避免更多的流血犧牲。”
樊洪卻越聽越氣,他抽出腰間的佩劍,指向樊梨花,說道:
“你這個不孝女,今日我就要清理門戶,為樊家挽回聲譽!”
樊梨花看著父親手中的劍,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悲傷。
她不想與父親動手,但此刻的情況,已經容不得她退縮。
她只好抽出自己的梨花槍:
“父親,女兒不想與您為敵。請您放下手中的劍,我們好好談談。”
樊洪哪裡肯聽,他大喝一聲,揮劍向樊梨花刺去。
樊梨花無奈之下,只好舉槍抵擋。一時間,大廳中劍影閃爍,槍花飛舞,父女倆就這樣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樊梨花武藝高強,若她全力反擊,樊洪根本不是她的對手。
但她心中始終念著父女之情,出手處處留情,只是一味地防守,希望能借此讓父親冷靜下來。
然而,樊洪卻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招招致命,毫不留情。
在激烈的混戰中,樊洪一個不慎,腳下一滑,身體向前撲去。
樊梨花下意識地舉槍抵擋,卻沒想到,這一槍正好擊中了樊洪的要害。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