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偉壯麗的太極殿內。
唐太宗李世民身著華麗的龍袍,高坐於那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
他身姿挺拔,氣宇軒昂,目光如炬,彷彿能洞悉世間萬物,俯瞰著殿下的一切。
今日,吐蕃使者祿東贊不遠萬里,長途跋涉而來。
他肩負著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殷切期望,懷揣著對大唐的敬仰與誠意,一心想要與大唐建立更為緊密的聯絡。
而一場別開生面、充滿挑戰的考驗,正如同一場神秘的棋局,在這太極殿中悄然拉開帷幕。
李世民微微抬手,那動作優雅而沉穩,盡顯帝王風範。
他示意內侍呈上第一個考驗之物 —— 一顆九曲明珠。
這顆明珠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晶瑩剔透,散發著迷人的光芒。
然而,它的內部結構卻極為複雜,九條彎曲的通道縱橫交錯,彷彿是一座迷宮,讓人望而卻步。
每一條通道都狹窄而曲折,絲線想要順利穿過,簡直難如登天。
“聽聞吐蕃使者聰慧過人,今日便請使者嘗試用一根絲線穿過這九曲明珠。”
李世民的聲音低沉而威嚴,猶如洪鐘般在大殿中迴盪,字字句句都彷彿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
祿東贊微微欠身,動作恭敬而得體,雙手小心翼翼地接過明珠。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專注與堅定,仔細端詳著手中的明珠,彷彿要將其內部結構看穿。
他的大腦在飛速運轉,心中迅速思索著對策。
整個大殿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緊緊地盯著祿東贊,彷彿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
片刻後,祿東贊靈機一動,他命人取來一隻螞蟻。
那螞蟻小巧玲瓏,在他的指尖上微微顫動。
祿東贊將絲線輕輕系在螞蟻的身上,手法嫻熟而輕柔。
然後,他小心翼翼地將螞蟻放入明珠的小孔之中。
螞蟻在黑暗的通道中摸索前行,憑藉著本能,順著那彎曲的路徑緩緩爬行。
它的觸角不停地擺動著,似乎在尋找著出口的方向。
不多時,絲線便從明珠的另一端穿出,成功地穿過了九曲明珠。
殿中大臣們見狀,紛紛露出驚訝之色。有的大臣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思議;
有的大臣微微點頭,對祿東讚的機智暗自佩服;
還有的大臣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祿東讚的聰明才智。
李世民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賞,他對祿東讚的表現感到十分滿意。
緊接著,第二個考驗開始。
李世民命人將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小馬駒趕到殿前的廣場上。
那廣場寬闊無比,馬群在其中顯得格外熱鬧。
這些馬毛色各異,有的潔白如雪,有的烏黑髮亮,有的棕黃相間。
它們或奔跑,或嘶鳴,或低頭吃草,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李世民要求祿東贊在短時間內分辨出每匹小馬駒的母親。
這看似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馬群中馬匹眾多,且小馬駒和母馬之間的外貌差異並不明顯。
祿東贊不慌不忙,他神色鎮定自若,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仔細觀察著馬群的動靜,目光敏銳而專注。
只見他讓人將小馬駒們餓上一段時間,那些小馬駒們開始變得焦躁不安,它們的眼神中透露出飢餓和渴望。
然後,祿東贊再將它們放入馬群之中。飢餓的小馬駒們紛紛憑藉著本能,奔向自己的母親,尋找乳汁。
它們歡快地奔跑著,發出 “嘶嘶” 的叫聲,母馬們也溫柔地回應著,用舌頭舔著小馬駒們。
就這樣,祿東贊輕鬆地完成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李世民面帶微笑,那笑容猶如春日暖陽般和煦溫暖,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祿東讚的讚賞。
顯然,對於祿東贊之前展現出的智慧和應變能力,李世民極為滿意。
然而,這僅僅只是個開始,真正的考驗仍在後頭等待著這位來自吐蕃的使者。
只見李世民微微抬手,那動作依舊優雅而沉穩,示意身旁的侍從行動起來。
很快,四百位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宮女魚貫而入。
她們步伐輕盈,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
她們身著華麗的服飾,每一件都繡著精美的花紋,色彩斑斕,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