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姜回想起前世在鮀城大學圖書館,翻閱著《舊唐書》裡有記載著:
《舊唐書?李承乾傳》記載:恆山王李承乾,是唐太宗的長子,因為出生在承乾殿,所以就以此作為名字。
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他被封為恆山王,武德七年(公元 624 年),改封為中山王。
唐太宗即位後,李承乾被立為皇太子,當時年僅八歲,他生性聰慧機敏,唐太宗十分喜愛他。
唐太宗在為高祖守喪期間,將諸多政務都交給他裁決處理,李承乾很識大體,從那以後,唐太宗每次外出巡遊,常常讓他留守京城監國。
李承乾早年敬重師長、遵循道義,老師李綱去世後,他親自為其立碑紀念;
還讓孔穎達撰寫《孝經章句》,讓顏師古為《漢書》作注,等著作完成後呈上表章,唐太宗對這些成果十分讚賞並珍藏起來。
唐太宗讓他旁聽訴訟,以此鍛鍊他的政治才能,他所發表的關於刑獄方面的見解和策略,都切中治國的關鍵要點。
等到李承乾長大成人,卻喜好歌舞女色,遊樂沒有節制,然而他害怕唐太宗知曉,上朝的時候必定談論忠孝之道,退朝之後就和一群小人親暱放縱。
宮廷大臣向他進諫時,他必定先揣摩對方的心思,然後正襟危坐、神情嚴肅,引咎自責,他的智謀足以掩飾過錯,大臣們起初都沒有察覺。
他十分寵幸太常寺的樂人稱心,唐太宗得知後憤怒地殺了稱心,李承乾悲痛萬分,為稱心設立靈堂祭奠,從此便與唐太宗產生了嫌隙。
他還私自將突厥的一些年輕人引入宮中,屢次遭到大臣的勸諫,卻從不聽從採納。
魏王李泰深受唐太宗寵愛,李承乾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奪走,於是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相互勾結,企圖刺殺李泰,事情敗露後又謀劃逼迫唐太宗退位,計劃洩露,最終被廢為庶人,貶謫到黔州。
然而,讓她感到十分詫異的是,眼前這位名叫李承乾的人,與那部赫赫有名的《舊唐書》所描述的形象簡直大相徑庭!
此刻呈現在她面前的李承乾,更多展現出來的竟是一種讓人難以忍受的狂妄自大之氣。
只見高陽公主怒不可遏地抬起手來,猛地向前一推,嘴裡還憤憤不平地罵道:
“你這腦子莫不是被門給夾壞了不成?”
說時遲那時快,李承乾眼疾手快地順勢一把緊緊握住了高陽公主纖細的手腕。
緊接著,他飛起一腳,狠狠地踹向了月華殿那扇緊閉著的大門。
只聽得“砰”的一聲巨響,大門應聲而開,彷彿在抗議著這般粗暴的對待。
隨後,李承乾就這樣緊緊拉住高陽公主的手腕,大步流星地邁進了月華殿內。
而緊跟其後的李孟姜見此情景,也趕忙加快腳步,匆匆跟入了殿中。
玳姬原本正在床榻之上小憩,忽然間聽到一陣由遠及近的腳步聲傳來。
她瞬間警覺起來,一個激靈便翻身下了床,然後如疾風般快步衝向門口。
然而,當她即將到達門口時,卻突然發現不知何時竟有十幾道木欄子豎在了那裡,硬生生地擋住了她的去路。
玳姬見狀大驚失色,她急忙伸出雙手,緊緊抓住那根粗實的木棍,拼盡全力地搖晃著,口中還不停地叫嚷道: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快放我出去!李二,難道你真的想要將我囚禁在此處不成?”
她的聲音因為焦急和憤怒而變得有些尖銳刺耳。
就在這時,只見高陽公主正被李承乾用力地拖拽著,一路跌跌撞撞地走進了月華殿內。
李承乾一邊拉著高陽公主往前走,一邊大聲喊道:
“十七妹!你給我好好看清楚!站在你面前的這個婦人,才是你的親生母親!”
他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殿內炸響,令在場所有人都不禁為之側目。
高陽公主下意識地抬起頭,雙眸瞬間瞪大,眼中滿是震驚與惶惑,死死地盯著眼前這位女子。
兩個月前,她還曾言辭輕蔑地將此人稱作瘋婦,可如今,怎會料到,她竟然是自己的生母!
這突如其來的真相,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高陽公主的心頭,將她過往的認知砸得粉碎。
玳姬的眼眶早已泛紅,淚水不受控制地簌簌滾落,她顫抖著伸出手,再次輕輕牽住高陽公主的柔荑,那指尖的觸碰帶著幾分小心翼翼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