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嘿嘿一聲,從口袋裡拿出一個圓竹筒。
這是他以前在村裡時,悄悄自制的單筒望遠鏡。
“王妃,我雖然不懂兵事,也不會武功,但是卻有辦法幫助咱們大夏打敗匈奴,為我們大夏除去這個百年大患。”
吳王妃自然不信李想的話。
“你還真敢吹牛!你知道匈奴有多難打嗎?
代王在北方邊塞,與匈奴纏鬥十八年,幾乎一戰不勝。我兒與名將衛豹在隴西,抵禦匈奴單于手下的休屠王,也只能依靠長城,被動防禦。根本沒辦法與匈奴騎兵正面交戰。
你居然說,能幫我們打敗匈奴?
我真不知道誰給你的勇氣!”
李想被吳王妃一頓貶斥,他也不生氣。
李想知道,大夏已經被匈奴吊打了上百年,除掉他父王管理代地那十餘年,雙方互有勝負外,大夏幾乎是一直在捱揍。
大夏從皇帝到平民,根本沒人相信,他們大夏能打敗匈奴。更不要說徹底解決這個百年大患。
李想也不解釋。
“王妃先看看我這個望遠鏡。
有了這東西,我們大夏的將軍們,便如同長了千里眼,可以比匈奴看得更遠,更早發現匈奴。
而這東西,還僅僅只是我助咱們大軍,打敗匈奴的一個小小手段。
如果能得到更多的錢銀支援,我還能做出更多提升我軍戰力的裝備。直到將匈奴騎兵徹底碾壓。”
吳王妃從沒聽說過望遠鏡這種東西。但是聽李想說,這東西可幫人看得更遠,吳王妃頓時便來了興趣。
吳王妃雖然也對打仗的事情瞭解不多,但她也知道,能更早發現敵人,自然是更有利。
看著李想遞過來的望遠鏡,吳王妃猶豫了一下,還是接過去。
按著李想教的方法,吳王妃很快便學會了使用。
發現用李想這東西,確實可以看得更遠、更清楚,吳王妃不由得一喜。對李想的態度也終於有所緩解。
“你是墨家弟子?”
李想搖頭。
“我不是墨家的人。但是墨家那些精巧的機關術,我大多數都懂。此外,我還懂一些他們不會造的東西。”
吳王妃臉上的寒霜已經退去,語氣也和藹了許多。
“坐吧!”
聽到母親讓李想坐,劉鶯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來。
劉鶯原以為,李想今天怕是難逃她母妃的責難。就算不被她母妃找藉口送去邊關。母妃也一定會找藉口將李想趕出京城,讓她以後再難與李想見面。
此時見母親對李想態度和緩,還讓李想坐,劉鶯也終於意識到,李想用來說服她母親的辦法,非常有效。
為了讓母親不再小看李想,劉鶯趕忙道:“母親,李想可不僅僅會寫詩。他會的東西可多啦!最近宮裡用的那種替代竹簡的白紙,最初就是由他教馬經武造出來的。
另外,他最近還在跟景青一起研究蒸汽機。
據說,這東西要是造出來,不僅可以替代牛馬拉車,還能裝到船上,拉動舟船行駛。
到那時,我們的所有舟船,就都不需要再用縴夫。
甚至,連船帆都不用。”
劉鶯之前曾聽李想講過蒸汽機的用途,但是劉鶯當時覺得,李想說的這事太邪乎,有些不敢信。
但是現在為了讓母親重視李想,劉鶯趕緊把這些她自己都不信的事,也都一股腦兒地搬出來,講給她母親聽。
為了幫李想,劉鶯也不管這事是真是假了,反正先忽悠的母親饒過李想再說。
吳王妃臉色果然又好看不少。
吳王妃看向李想。
“李想,你要是真能造出鶯兒講的那種東西,我保證不再反對你和鶯兒的婚事。
不僅如此,我還會幫你們說服王爺。
不知你這什麼雞,要多久才能造出來?”
李想忙道:“三年。三年之內,就算我造不出蒸汽機,我也定會做出一番成就,讓自己能配的上公主。”
吳王妃一喜。
“好,那咱們就以三年為約。你如果做到了,我將讓王爺上書,求皇帝為你與鶯兒賜婚。”
劉鶯大喜。
“多謝母親。”
吳王妃將劉鶯拉到身邊,看了看她脖子上的傷。
此時劉鶯脖子上的傷已經做過處理,不礙事了。
看到女兒脖子上的傷口,吳王妃輕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