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集 童年的歸宿(1 / 2)

小說:心理醫生日記 作者:何曉彤5788

開場

我坐在診室裡,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灑在地板上,形成一道道斑駁的光影。今天預約的病人是一位55歲的男性,名叫陳明。他的職業是行為藝術家,這在我們的診所裡並不常見。我翻閱著他的病歷,上面簡單地寫著“生活迷茫,自我認同危機”。我深吸一口氣,準備迎接這位特別的病人。

診室的佈置簡潔而溫馨,牆上掛著幾幅抽象畫,角落裡擺放著一盆綠植,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薰衣草香。這些細節都是為了給病人營造一個放鬆的環境。我調整了一下坐姿,開啟筆記本,準備記錄今天的談話內容。

病人的到來

門被輕輕推開,陳明走了進來。他穿著一件寬鬆的黑色棉麻襯衫,頭髮有些凌亂,臉上帶著一種滄桑的神情。他的眼神遊離,似乎總是在尋找什麼,卻又找不到。他坐下後,雙手交叉放在膝蓋上,顯得有些侷促不安。

“李醫生,您好。”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彷彿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

“陳先生,您好。請坐,放鬆一點。”我微笑著回應,試圖緩解他的緊張情緒。

我注意到他的手指在不停地摩挲著膝蓋,這是一種典型的焦慮表現。我決定先讓他放鬆下來,再逐步引導他進入話題。

初步交流

“陳先生,您能告訴我,最近是什麼讓您感到困擾嗎?”我問道。

他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組織語言。“我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最近,我總覺得生活失去了方向。我做了很多年的行為藝術,但現在,我開始懷疑這一切的意義。”

“您能具體說說,是什麼讓您開始懷疑嗎?”我繼續引導他。

“我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在逃避什麼。每次創作,我都試圖透過作品來表達內心的痛苦和困惑,但每次完成後,我反而感到更加空虛。”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

我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陳先生,您覺得這種空虛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他皺了皺眉,思索了一會兒。“大概是從我父親去世後吧。他去世後,我突然覺得失去了一個目標,一個可以證明自己的物件。”

回顧童年

“陳先生,您能回憶一下您的童年嗎?也許我們可以從那裡找到一些線索。”我建議道。

他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我的童年並不快樂。我的父親是一個嚴厲的人,他總是要求我做到最好。無論我做什麼,他都不滿意。我記得有一次,我畫了一幅畫,興沖沖地拿給他看,他卻冷冷地說:‘這算什麼?你根本不夠努力。’”

“那您母親呢?她在您的童年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我問道。

“母親……她總是默默地支援我,但她也很怕父親。她不敢違抗他,只能在我受挫時偷偷安慰我。”他的聲音有些哽咽。

我注意到他的眼眶微微發紅,顯然這段回憶對他來說並不輕鬆。我決定繼續深入,幫助他更好地理解這些經歷對他現在生活的影響。

深入探討

“陳先生,您覺得父親對您的影響有多大?”我問道。

“非常大。我一直試圖透過自己的努力來證明自己,但無論我做什麼,總覺得不夠好。我甚至開始懷疑,我是否真的適合做一名藝術家。”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迷茫。

“您有沒有想過,父親對您的要求,可能並不是因為您不夠好,而是因為他自己內心的不安?”我試探性地問道。

他愣了一下,似乎從未從這個角度思考過。“您的意思是?”

“有時候,父母對子女的過高要求,其實是他們自己內心不安的投射。他們可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到無力,因此希望透過子女的成功來彌補自己的遺憾。”我解釋道。

他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消化我的話。“也許您說得對。我父親一直是個失敗者,他從未實現過自己的夢想。他可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我身上。”

角色認同

“陳先生,您有沒有想過,您現在的迷茫,可能正是因為您一直在試圖滿足父親的期望,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我問道。

他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明悟。“是的,我一直在努力成為他心目中的‘成功者’,但我從未真正問過自己,我想要的是什麼。”

“那麼,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方向。”我鼓勵道。

我決定引導他進行一些自我反思的練習,幫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