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集 童年的療愈(1 / 2)

小說:心理醫生日記 作者:何曉彤5788

---

1. 開場:趙婷的困惑

趙婷坐在李維的診室裡,雙手緊握,眼神遊離。她的聲音有些顫抖:“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次看到孩子摔倒,或者他做錯事,我的心就像被揪住一樣。我必須去幫他,去糾正他,否則我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母親。”

診室的燈光柔和,牆上的掛鐘發出輕微的滴答聲,彷彿在呼應趙婷內心的焦慮。李維坐在她對面,目光溫和而專注。他注意到趙婷的焦慮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擔憂,更像是一種深埋心底的恐懼。他輕聲問道:“趙婷,你能告訴我,當你看到孩子摔倒時,你心裡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趙婷愣了一下,眼神逐漸變得迷茫:“我……我想到的是,如果他受傷了,我會失去他。我不能讓他像我一樣,孤獨地長大。”

李維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你提到‘孤獨地長大’,能多說說你的童年嗎?”

---

2. 回溯童年:未被看見的傷痛

在接下來的幾次治療中,李維引導趙婷回溯她的童年。趙婷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忙於工作,很少陪伴她。她記得自己常常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家裡,聽著鐘錶的滴答聲,等待父母回家。但大多數時候,等到的是父母的疲憊和冷漠。

“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學校摔倒了,膝蓋流血了。我哭著跑回家,希望媽媽能抱抱我,但她只是看了一眼,說‘沒事,自己擦擦藥就好了’。”趙婷的聲音哽咽了,“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不存在一樣。”

李維靜靜地聽著,偶爾點頭示意她繼續。趙婷繼續說道:“我小時候總是希望父母能多關注我,但他們總是說‘你很懂事,不需要我們操心’。可我真的不需要嗎?我只是不想讓他們覺得我是個麻煩。”

李維輕聲說道:“你小時候的孤獨和失落,讓你對‘被忽視’產生了深深的恐懼。現在,你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其實是在試圖彌補你童年時未被滿足的需求。”

---

3. 趙婷的夢境:潛意識的釋放

在一次治療中,趙婷向李維描述了一個反覆出現的夢境。她夢見自己站在一片荒涼的沙漠中,四周空無一人,只有風沙呼嘯而過。她試圖呼喊,但聲音卻被風吞沒。突然,她看到一個小孩在遠處哭泣,她跑過去想要抱住他,卻發現那個小孩正是她自己。

李維聽完後,輕聲說道:“這個夢境可能是你潛意識的反映。沙漠象徵著你的孤獨,而那個小孩則是你內心深處的自己。你在夢中試圖抱住她,說明你渴望被關愛和理解。”

趙婷沉默了一會兒,眼中閃過一絲淚光:“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內心深處還有這樣一個孤獨的小孩。”

李維點了點頭:“療愈的第一步,就是看見那個被忽視的自己。只有當你真正接納了她,你才能從過去的傷痛中走出來。”

---

4. 治療中的突破與阻抗

趙婷起初對這種解釋感到抗拒:“不,我只是想做個好媽媽。我不想讓孩子經歷我曾經的痛苦。”

李維沒有直接反駁,而是繼續引導她思考:“你有沒有發現,你對孩子的保護,有時候反而讓他感到窒息?比如,他不願意和你分享他的感受,或者他對你的過度干預感到反感?”

趙婷沉默了。她回想起最近一次和孩子的爭吵。孩子對她大喊:“你總是管我!我根本不需要你!”那一刻,她的心像被刀割一樣疼。

“也許……我確實做得太多了。”趙婷低聲說道。

李維點了點頭:“你能意識到這一點,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如何找到一種平衡,既能保護孩子,又能給他足夠的自由。”

---

5. 家庭治療:重建親子關係

在趙婷的同意下,李維建議她帶孩子一起參加家庭治療。在治療中,趙婷第一次聽到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媽媽,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我有時候真的覺得很累。”孩子低著頭說道,“你總是告訴我該怎麼做,但我希望你能聽聽我的想法。”

趙婷愣住了,她從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壓力。她輕輕握住孩子的手,聲音有些顫抖:“對不起,媽媽以前沒有注意到你的感受。以後,我會試著多聽你說,好嗎?”

孩子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釋然。

---

6. 李維的獨白:童年的迴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