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診
李維坐在診所的沙發上,手裡拿著一杯溫熱的咖啡,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樹上。秋天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地板上,斑駁的光影讓他感到一絲寧靜。這是他每天最放鬆的時刻——在病人到來之前,他喜歡這樣靜靜地坐著,整理自己的思緒。
門鈴響了。
“請進。”李維放下咖啡杯,站起身。
門被輕輕推開,一個年輕的女人走了進來。她穿著一件米色的風衣,頭髮隨意地紮成一個馬尾,臉上帶著一絲疲憊和不安。她的手裡緊緊攥著一個筆記本,指節微微發白。
“您好,我是張琳。”她的聲音很輕,像是怕驚擾了什麼。
“請坐。”李維微笑著指了指對面的沙發,“我是李維,很高興見到你。”
張琳坐下後,目光遊離在房間的各個角落,似乎在尋找一個可以安放注意力的地方。她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筆記本的封面,顯得有些侷促。
“張琳,你今天來這裡,是有什麼特別的事情想和我聊聊嗎?”李維的聲音溫和而平靜,試圖讓她放鬆下來。
張琳沉默了一會兒,終於開口:“我……我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最近,我感覺自己被困住了,寫不出東西,每天都覺得很焦慮。”
“你是作家?”李維問道。
“是的。”張琳點點頭,“我寫小說,但最近……我完全寫不下去了。每次坐在電腦前,腦子裡一片空白,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
李維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我試過很多方法,換環境、調整作息、甚至強迫自己寫,但都沒用。我感覺自己像是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她的聲音有些顫抖,眼眶微微發紅。
李維注意到她的情緒波動,輕聲說道:“張琳,我能理解你現在的感受。創作對你來說一定非常重要,失去它的感覺一定很痛苦。”
張琳低下頭,手指緊緊攥住筆記本的邊緣,指節發白。她的聲音幾乎低不可聞:“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再也寫不出來了。”
---
2. 自由聯想的開始
“張琳,我們今天可以嘗試一種方法,叫做‘自由聯想’。”李維說道,“你只需要放鬆下來,說出你腦海中浮現的任何想法、感覺、記憶或意象,不需要篩選,也不需要擔心它們是否有意義。你願意試試嗎?”
張琳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好,那我們開始吧。”李維靠在沙發上,語氣輕鬆,“你可以閉上眼睛,放鬆身體,然後告訴我,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張琳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房間裡安靜得能聽見鐘錶的滴答聲。
“我……我看到一片森林。”她輕聲說道,“很暗,很安靜,只有風吹過樹葉的聲音。”
“很好,繼續。”李維的聲音溫和而鼓勵。
“我走在森林裡,腳下是厚厚的落葉,踩上去很軟……但我感覺有點害怕,因為我不知道前面有什麼。”她的聲音微微顫抖。
“你害怕的是什麼?”李維問道。
“我不知道……也許是迷路,或者是遇到什麼危險的東西。”張琳的眉頭微微皺起,“我感覺自己很孤單,沒有人陪我。”
“孤單的感覺讓你想到了什麼?”李維繼續引導。
張琳沉默了一會兒,突然說道:“我想起了小時候……我經常一個人在家。父母總是很忙,沒有人陪我。”
“那時候你多大?”李維問道。
“大概七八歲吧。”張琳的聲音有些低沉,“我記得有一次,我畫了一幅畫,想給爸爸看,但他只是匆匆看了一眼,說‘不錯’,然後就走了。我當時很失望,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
“那種失望的感覺,現在還會出現嗎?”李維問道。
張琳睜開眼睛,目光有些迷茫:“我不知道……但我現在寫不出東西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好像無論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認可。”
---
3. 童年的陰影
接下來的幾次治療中,李維繼續引導張琳進行自由聯想。每一次,她都會回憶起更多童年的片段。
“我小時候很喜歡寫故事。”張琳在一次治療中說道,“我會把故事寫在筆記本上,然後偷偷放在爸爸的書桌上,希望他能看到。但他從來沒有提起過。”
“你希望得到他的認可?”李維問道。
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