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生前畫的重點符號。
---
第四幕:飛簷上的光
清明細雨浸溼了聖母路石板,趙明誠懷抱金繕紫砂壺推開診所門。修復後的裂紋蜿蜒如運河支流,壺身新刻的《洛神賦》在雨光中流轉:\"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學生們續寫的《項脊軒志》,\"他將青瓷杯注滿普洱,\"最妙的是這句'新竹越過院牆,為鄰家孩童遮蔭'。\"陳淑芬注意到他中山裝盤扣已歸正,袖口的\"誠\"字金線被染成竹青色。
心理醫生推開彩窗,雨絲攜著雷峰塔風鈴的清音漫入。趙明誠突然潑墨狂書,筆走龍蛇間\"亭亭如蓋\"四字化作竹影婆娑。墨汁濺落處,沙盤裡的微型書院拔地而起,瓦當滴落的雨水在硯臺中迴圈成微縮西湖。
\"這是我的《未寄信》計劃。\"他展示牛皮封面的手稿集,扉頁是妻子化療期間畫的漫畫:粉筆灰聚成銀河,學生們乘著作業紙折的小船打撈星星。
教堂管風琴奏響《二泉映月》時,陳淑芬指向雨幕中的飛簷:\"看滴水擊碎千百次,仍能映出完整塔影。\"趙明誠將戲服水袖系在傘柄,走向運河畔新設的流動書院。傘面旋轉間,《閒情偶寄》的詞句隨雨珠彈跳,落地成金繕的裂紋圖案。
(暮色浸透紫砂壺時,第一盞燈籠在書院簷角亮起。趙明誠的批改聲混著運河槳聲,在雨夜中輕輕續寫:\"哀傷是未完成的逗點,等春風來添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