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陳家村往事(1 / 2)

陳家村,坐落在牛頭山山腳下,族中世代靠山中打獵為生,村正中央則是陳家村村長陳老太爺的宅子, 這座老宅說起來已經有幾代人的歷史,是陳老太爺的太爺爺那輩建起來的,後來的陳老太爺世代族人便居住在此,陳老太爺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兒子陳安國年近五十,已經有了孫子,到了頤養天年的年齡了,二兒子陳忠國自幼在外讀書,畢業後當了警察,現在在省城的刑偵隊當大隊長,而這個小兒子,古話說的好,老兒子大孫子老人家的命根子,小兒子出生的時候,陳國安夫婦已經年近五十,自然出生後便當著寶貝捧在手裡,而這問題也就出現在了這小兒子一家上。

這天夜裡,陳老太爺夫婦倆已經歇息了,但一陣敲門聲將已經熟睡的二老驚醒,門外小兒子陳振國的聲音傳來:“爹孃,香芳要生了,快起來。”

二老聽到聲音趕忙起身,出了門進到院子裡看到像熱鍋上螞蟻一樣的陳振國,陳老太立馬安慰道:“兒啊,別急,娘先去看看怎麼回事,你和你爹趕緊去村頭把徐婆子請來。”

畢竟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陳老太爺和陳振國也不敢太耽擱,立馬朝著村頭徐婆子家中走去,農村的夜路基本不用手電,月光照的整個路上都大白,但陳老太爺此時卻覺得內心有著些許不安,到底是什麼原因,自己心裡也很納悶,到了徐婆子家中說明來意,徐婆子應下便和陳老太爺父子趕回家中。

到了家中已經聽到陳家媳婦的哀嚎聲音,陳老太看到徐婆子來了趕緊說道:“老姐姐你總算來了,熱水和剪子我已經備好了。”

徐婆子也沒有多說便和陳老太進去接生,而院子中的陳老太爺坐在石椅子上抽著旱菸,另一邊的陳振國此時急得的來回踱步,聽到妻子傳來的陣陣哀嚎聲,心中自然是心急如焚。

但陳老太爺卻總是覺得心裡不舒服,總感覺好像忘了點什麼,但死活想不起來,直到一聲啼哭打破了院子裡的平靜的氣氛,同時打破的也是陳家幾代人的平靜的生活。

“母子平安,母子平安。”徐婆子高興的出來向陳家父子宣佈喜訊,得知是個孫子,陳老太爺也是喜笑顏開,將先前的不舒服全部拋擲腦後,陳振國趕忙遞上一個紅包,並且表示等孩子滿月酒還要請徐婆子來吃蛋。

幾天後,陳家老宅都沉浸在這個新生兒的喜悅中,雖然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搬出去住了,但得知自己家小弟喜得貴子,都帶著全家回來要看看,一時間,陳家老宅住的滿滿當當,一大家子每天起床都要去去瞧瞧這個新出生的小嬰兒。

陳家村那邊的習俗是孩子出生睜開眼睛就要辦滿月酒了,作為陳家最小的孩子,一家人自然是相當重視,十里八鄉有點關係的都請來了,好在陳家老宅的院子比較大,酒席上人們推杯換盞,好不熱鬧,有人喊道:“怎麼不把小少爺抱出來給俺們看看?”

一時間大家都在起鬨,陳老太爺便笑著說道:“我家這小孫子剛剛吃完奶,這時候剛剛睡著,等鄉親們吃差不多了,我便抱出來給大夥瞧瞧。”

陳老太爺在這十里八鄉畢竟是有威望的,一群人自然是應和下來,三個兒子陪著酒,這時,門口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個道士,這個道士長得仙風鶴骨的,穿著葛巾布袍,乍一看還真是隱士高人的模樣,農村畢竟光怪陸離的事情多,家家戶戶對於道士這一職業還是抱著尊重態度去的。

見到有個道士站在門口,陳振國連忙上前說道:“道長千福,不知可否到寒舍吃點。”

道長看了看門口便問道:“主家可否讓貧道進去一觀。”

陳振國此時有點納悶,自己都前來邀請了,難道自己還代表不了主家嗎?這時陳老太爺趕忙到門口說道:“道長萬安,請進請進。”

道士作揖後便跟隨進去,陳老太爺對於這些修士自然是客客氣氣,安排到主桌,好酒好菜的伺候著,而這道士也不含糊,有肉吃肉,有酒喝酒,一時間飯桌上好不快活。

等酒足飯飽後,看過孩子後,眾人便告辭,而陳振國則是抱著孩子到道長邊上問道:“道長,能否給小兒算上一卦。”

老道士笑了笑,要來生辰八字後便掐指算起來,隨著“咦”的一聲,讓陳家人頓時變的鴉雀無聲,老道士起身說道:“不知可否讓老道替這孩子摸摸骨。”

“道長請。”陳振國趕忙把孩子遞給老道士,老道士也不含糊,解開包著孩子的棉被後,便順著頭往下摸,直到摸到脊椎後,老道士的面色變的凝重起來,將孩子包好後遞給陳振國,望著陳老太爺說道:“貧道有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