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一個月過去了。
馬上年底考核,陳瑜忙著準備各種資料,等領導下來檢查。
聽張姐說,新來的李所長是個非常盡職盡責的人,每天帶著派出所的兄弟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
除去來辦身份證的,後勤就兩個人,大廳留兩個人,其餘人都出去了。
陳瑜待的綜治辦也負責信訪維穩,群眾反映問題,也要走訪。
所以陳瑜以為不用再跟李澤林打照面,結果接下來半個月,陳瑜一直跟著他們一塊兒下村。
“老人家,你確定砍你的人是你姑爺嗎?”
李澤林坐在一張木凳子上,用普通話詢問對面的老人,老人估摸六十來歲,左手臂上纏著繃帶,兩個民警坐在一邊,陳瑜負責記錄。
“除了他還有哪個,一喝酒醉就發瘋,我讓我姑娘在家裡多住幾天,他就不得了,拿起殺豬刀就砍我,要不是我躲得快,手都被砍下來。”
受傷的老人一臉憤怒。
老人的女兒就在一旁,李澤林又問她:“你丈夫平時也這樣嗎?”
估計是從來沒見過這麼英俊的男人,那女人愣了一會兒,隨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他平時不這樣,喝了酒才發酒瘋。”
“以前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沒有,只是會罵人,這次沒想到他會動刀子。”
“這種情況,我建議你們直接辦理離婚。”李澤林面無表情說道。
陳瑜和兩個民警都愣住了,他們還沒說話,那個老人家立刻說道:“離什麼婚,他們離婚了,兩個娃娃咋辦?”
陳瑜見那個女人不說話,估摸也沒想著要離婚。
“要是對方喝醉酒再次鬧事,你們的生命安全是沒有保障的。或者我們把他帶走……”
李澤林還沒說完,那老人揮揮手,
“算嘍,都是一家人,他平時掙錢都把工資交給我姑娘,也疼兩個娃娃,你們走吧,我不反映了。”
見對方不再追究,李澤林起身,幾人離開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真是一點沒說錯。”開車的王哥說道。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咱們已經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隨他們吧。”陳瑜說道。
李澤林坐在副駕駛上,一直沒說話。
紅油村是所有村子中最遠的,開車要四十分鐘,偏偏這裡反映事情的村民也是最多的。
來到下一家,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看見警察就說問題,陳瑜沒太聽懂他說的什麼,李澤林更是一句沒懂。
幸好還有王哥和劉洋,王哥幹了十幾年民警,對當地的村話他都聽得懂。
原來是紅油村扶貧搬遷,老人家沒有分到房,王哥跟他解釋道:“老人,你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姑娘,都在外面打工,房子也是起好的三樓平房,不符合條件。”
那老人瞬間激動了,罵罵咧咧說了一堆,陳瑜大概猜測,他說那是他兒子的房子,不是他的。
類似這種走訪,陳瑜一行人走了一週,都開始身心俱疲,陳瑜看李澤林倒是沒有什麼疲憊感。
這幾天下村,李澤林體恤屬下辛苦,一直請大家下館子。
就算陳瑜是個吃貨,鄉鎮上能吃的就那幾樣,他也會膩味。
李澤林除了吃不慣辣,也不怎麼愛吃米飯,北方人主食都是麵食,這個陳瑜很清楚,他記得自己的北方室友主食只吃饅頭和大餅。
他看陳瑜一直吃米飯,就覺得陳瑜吃不飽,陳瑜反而覺得那些饅頭、大餅才吃不飽。
畢竟在學校待了四年,陳瑜承認北方的麵條饅頭確實比南方好吃,有種麥香味,而且麵條也很勁道。
畢業後,陳瑜和一個要好的室友租房子,跟他學過包餃子,擀麵條。
吃飯的時候,陳瑜見李澤林都沒怎麼加菜,鬼使神差說了一句:“李所,要不去超市買些面,回去擀麵條吃。”
李澤林看了陳瑜一眼,王哥立馬說道:“小陳,我記得你在s省讀的大學,那裡是李所的老家,你應該多照顧照顧李所,盡下地主之誼。”
陳瑜尷尬的笑了笑,他此刻挺想抽自己嘴巴的。
李澤林看著陳瑜說道:“你會做麵食嗎?”
陳瑜不敢把話說得太滿:“跟室友學過,味道沒有那麼正宗。”
“改天試試。”
一頓飯吃完,下午走訪了三家,就回單位休息了。
不知道哪個耳報神,跟書記說陳瑜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