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採礦事宜(1 / 2)

“我們蒲家和端木燕的家族關係不錯,在百工城被拆毀後,端木家給了我們蒲家容身之所,後來端木家突遭橫禍,離開安京,來到這種邊境地區。”蒲緣的眼神有些搖擺,好像是對端木燕的遭遇感到有些憤慨。

“不過還好,端木燕是個有能力的人,即使是在這種地方也能風生水起,秉承著對端木燕的信任,我帶著蒲家剩餘的子弟來了這裡,端木燕說他給我們準備了一個足夠大的舞臺,現在看確實不假。”

“我不奢望有朝一日重現蒲家在百工城中的輝煌,只求蒲家不要在我手上斷了傳承。端木燕跟我說過,劉公子是個有才華的人,跟著您一定不會吃虧的。”蒲緣突然將話題轉到劉玄身上。

劉玄摸了摸鼻子,有點不好意思,原來端木燕這麼誇他呢?

“過譽了過譽了,不過我確實有幾個想法。”那既然人家給面子,自己總要送點什麼出去,就當是見面禮了,劉玄在腦海中略一思索,還真有適合現在用的一些“奇思妙想”。

於是他拿著地圖,對蒲緣問道:“這個工坊區域,內部的礦井大概有多深?”

蒲緣先是揮揮手讓其他的工匠回去幹活,然後在圖紙上大致畫了一個區域:“目前勘探到的礦脈一直從這裡”然後順著一條線一直滑到圖紙邊緣,“往這個方向延伸,大致礦藏量不清楚,現在規劃的礦井大約在五千米左右。這裡是個富礦,鐵礦石的品質也很高,後面應該可以考慮大規模開採。”

羅慕路斯入侵的時候,也帶來了比較標準的計量單位制度。

這個世界沒有“秦帝國”,漢帝國也幹過“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這樣的偉業,但就像另一個世界的歷史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沒有科學計量方法的支援下,原定的度量衡直接或間接,有意或無意地被篡改,最終還是發展成“大斗小鬥”的模式。

原本羅慕路斯也深受此問題的困擾,加上長期分裂的情況,羅慕路斯現領土上,曾經同時存在過上千種計量方式,每過一條河,商人就要拿出另一套計量工具。

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

一個羅慕路斯商人從羅慕路斯城帶了一車貨物出發,去東方貿易,兩年後他回到羅慕路斯城,帶回來了三輛馬車。

同行稱讚他:“你這一趟賺了兩車貨回來,真厲害啊。”

商人苦笑著取下腰間的袋子晃了晃:“賺的都在這裡,這三輛車上是各種尺子和秤。”

可能有點誇張,不過很好地表現了當時羅慕路斯的度量衡混亂的狀況。以至於羅慕路斯商人到漢帝國後,即使是“三郡不同鬥”的邊境地區,度量衡也比羅慕路斯好得多。

這個問題的解決沒錯,依然是戰神元帥瑪爾斯干的,這個彷彿帶了系統穿越過來的開掛男人,不僅在軍事,在政治、經濟、藝術等方面彷彿都是無懈可擊的,許多困擾了羅慕路斯已久的問題,在他的手中都迎刃而解。

除了元老院這麼個奇葩玩意兒。

總之,在公制單位等一系列先進的基礎設施隨著羅慕路斯的入侵傳入漢地之後,也方便了漢人的方方面面。

劉玄在簡單瞭解了這個世界現在的長度單位後,找了張空白的圖紙開始寫寫畫畫。

蒲緣伸出頭來看向圖紙,只見劉玄畫了一些條條框框的玩意,兩根長鑄鐵條中間,從下方橫著用多根木條連線起來。到這一步,蒲緣大概能看出來,這應該是用來承載什麼東西的,底下的木條應該是分散受力用的。

要是這點眼光都沒有,他還真不配當這個蒲家的現任家主。

不過也僅限於此了,蒲緣還真看不出這玩意到底是做什麼用的,結構倒是挺簡單,看著像梯子,不過兩側怎麼會是鑄鐵的呢?

很快劉玄停筆,轉而拿起了另一張紙畫起了其他的東西。

蒲緣先是拿起第一張圖紙仔細端詳起來,劉玄畫的很詳細,從每一個部件到組裝起來的完整樣式,還在旁邊寫了詳細的註釋。

不過具體尺寸、間距、材料要求什麼的,就不是劉玄能搞定的了,畢竟他也不是專業的軌道工程人員,這個要等工匠們自己慢慢磋磨,研究出合適的方案。

沒錯,劉玄畫的就是簡化後的軌道,更準確點說,是礦坑軌道,就是那種平板車、礦斗車行進的軌道。在劉玄的印象中,他並未見到過類似的東西,瑪爾斯的存在讓他不敢肯定羅慕路斯有沒有,但是漢地肯定沒有。

有這東西,礦石轉運就會方便很多,是提升生產力的極佳手段。更重要的是,這玩意可以完全靠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