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了,此次祭天大典,一是想要祭祀未來國運,二則是藉此機會召諸王入京,而召見諸王入京自然不是為了敘舊。
逍遙王和北涼王兩人就是重點關照的物件。
因為只有這兩人才對離陽的基業有著左右的能力。
不過前日對逍遙王的試探,顯然讓老皇帝對逍遙王的猜忌大大降低,因此現在第一個動手的目標也就選擇在了北涼王身上,畢竟再怎麼說,趙騫乃是皇室中人,威脅性要比徐嘯來的小一些。。
“等徐嘯入宮,可能需要你出手。”
老皇帝眼中的殺機已經沒有絲毫掩飾,他眼神幽暗,閃爍著光芒。
“將徐嘯圍殺,北涼就是想要叛亂也有心無力,再將趙騫留在皇城一些時日,等之後新帝繼位,再對之施恩,如此兩王的威脅就可以消弭無形!”
年輕宦官眼神沒有絲毫波動。
兩三百年的壽命,他見過太多類似的場面,圍繞著皇位的爭奪,從來都是伴隨著腥風血雨。
當年白衣案就是如此。
北涼王妃吳素在皇后邀請之下踏足皇宮深院,而後就遭遇了致命伏殺。
老皇帝一聲令下。
整座皇宮都以驚人的速度運轉起來,只要老皇帝還在一日,他就是離陽至高的主宰。
一位位氣息兇悍的禁衛軍開始在四處埋伏。
還有一位位高手則是收斂氣息,只等北涼王進宮,陛下一聲令下就全部殺出!
無形當中整座皇宮似乎都充滿了肅殺的氣息。
官驛當中一道聖旨抵達,讓所有暫住在此的外地官員皆是心中一震。
“傳陛下旨意,召北涼王入宮!”
眾官員皆是面面相覷,心臟揪緊。
祭天大典剛剛結束,此時如此緊急召見北涼王入宮,總感覺有大事即將發生。
有些訊息靈通的更是面色驚駭,他們想到了當年的白衣案就是如此,也是從此之後,陛下和北涼的關係逐漸惡化,到了今天的地步。
“莫非,今日要….”
一位位權貴皆是心驚肉跳,恨不得立馬離開京都這是非之地。
傳旨太監的聲音再次響起:“還請北涼王出來接旨!”
就在眾人以為即將有衝突爆發之時,一道威嚴的身影緩緩踏出,不是徐嘯又是何人?
徐嘯目不斜視,面色淡漠,恭敬道:“臣徐嘯,接旨!”
傳旨太監一驚,原本還想著北涼王可能抗旨不遵,找個藉口離去,沒想到竟然這麼順利,讓他都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請吧北涼王,陛下已經等候多時。”
徐嘯身影踏上車輦,隨著傳旨太監離去,眾人只覺得腦海當中一片空白,難以置信北涼王就這般跟隨去了皇宮,甚至一個高手都沒帶。
“總感覺,有大事即將發生啊!”
一位位官員面色驚駭,心中下定決心,必須馬上離開京都,不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波及進去。
北涼王被召入宮中的訊息以驚人的速度傳遍京都。
而此時徐嘯已經抵達皇宮,見到了老皇帝。
“臣徐嘯,參見陛下!”
老皇帝看著就這麼順利站在自己面前的徐嘯,心中亦是有種不真實的感覺,這一切好像也太輕鬆了,他眯著眼睛打量著徐嘯,緩緩開口:
“愛卿免禮,說起來,我們君臣也許久沒有這般獨處了,算下來應當是有十幾年了吧。”
他語氣頗為感慨。
徐嘯亦是恭敬道:“臣在北涼,一直無法進京面聖,是臣之過錯,請陛下責罰。”
老皇帝大笑:“愛卿為朕守衛離陽北境,擋住了北莽南下,何罪之有?”
“今日只為君臣敘舊,不為其他。”
興許是徐嘯已經就在此處,插翅難逃,老皇帝反而不急了,他和徐嘯相對而坐,開始暢談過往好歹也是君臣一場。
“朕還記得,當年第一次見你之時的桀驁模樣,那時你就說,有朝一日要踏滅春秋諸國,沒想到你竟然真的做到了...”
老皇帝面色複雜。
當年最開始的時候,他和徐嘯還是君臣相宜,彼此信任。
但是造化弄人,隨著徐嘯的功績越來越大,流言蜚語也越傳越多,老皇帝不可避免地對徐嘯開始生出猜忌之心,以至於最後君臣間隙也越發的大。
徐嘯也眼神悠遠,似乎在追憶:
“那時候臣年少輕狂,若非陛下能夠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