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印鮮紅的信函,內容卻簡單的出奇,只宣張遠明日早朝覲見。
張遠一夜未眠,盧婉也陪在一旁,時不時為他添茶,眼中滿是擔憂。
“婉兒,不必擔心,我心中有數。”張遠反握住盧婉的手,給予她一個安心的笑容。
可他自己心裡清楚,這場仗,不好打。
翌日早朝,金鑾殿上氣氛肅穆。
皇帝當朝宣佈了水利工程專案的訊息,不出所料,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
李公子立於朝班前列,嘴角噙著一抹自信的微笑,彷彿這專案已是囊中之物。
“諸位愛卿,這水利工程關乎國計民生,朕希望各位能各抒己見,為國效力。”皇帝話音剛落,一眾官員便紛紛出列,闡述自己的見解,卻大多是些阿諛奉承之詞,鮮有真知灼見。
張遠冷眼旁觀,心中暗歎:這哪裡是為國效力,分明是想借此機會撈一把!
果然,李公子隨後出列,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的方案,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專業”二字,實則空洞無物,卻引得不少官員附和。
王主考官也站了出來,言語間對張遠頗有微詞,話裡話外暗示張遠資歷尚淺,不宜參與如此重要的專案。
張舉人更是落井下石,陰陽怪氣地嘲諷張遠不自量力。
張遠聽著這些明槍暗箭,心中冷笑但他絲毫不懼,因為他知道,自己手裡握著王炸。
就在張遠準備開口反擊之時,系統的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叮!釋出任務:在專案競爭中提出獨特方案,獎勵:古代著名謀士的謀略心得。”
張遠心中一喜,這可是及時雨!
他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卻見趙太監匆匆走進大殿,在皇帝耳邊低語了幾句。
皇帝臉色一變,猛地站起身來……
“宣旨!”
皇帝的臉色陰沉得可怕,殿內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趙太監尖細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近日黃河上游連降暴雨,恐有決堤之險!著令戶部尚書李大人即刻前往治水!”
這突如其來的訊息,讓原本劍拔弩張的朝堂瞬間安靜了下來。
李大人正是李公子的父親,他臉色蒼白,顯然也沒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治水可是個苦差事,稍有不慎就會丟了烏紗帽,甚至性命攸關。
李公子更是慌了神,他原本指望父親能幫他拿下這個水利工程專案,現在好了,專案還沒開始,他爹就被派去治水了。
他狠狠地瞪了張遠一眼,彷彿這一切都是張遠的過錯。
這眼神,簡直比“你小子給我等著”的表情包還要生動。
張遠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想說一句“天道好輪迴”。
但他知道,現在不是幸災樂禍的時候。
機會來了!
系統獎勵的謀略心得在腦海中浮現,如同醍醐灌頂。
張遠結合現代專案管理的理念和古代治國之道,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案。
他並沒有直接否定之前的方案,而是指出那些方案的不足之處,並巧妙地將自己的方案融入其中,使其看起來像是對原方案的補充和完善。
“微臣以為,治水之策,當以‘疏’、‘堵’、‘導’三字為要……”張遠侃侃而談,條理清晰,邏輯嚴密。
他從水利工程的規劃、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想法,例如分段施工、設立監督機制、災後重建等等。
這些想法,在古代官場可謂是聞所未聞,卻切實可行。
在場官員們聽得入神,連一向對他有偏見的王主考官也不禁點頭稱讚:“張大人所言,甚是有理!” 一些官員甚至開始竊竊私語,對張遠的方案表示讚賞。
李公子臉色鐵青他咬牙切齒地盯著張遠,眼中滿是怨毒。
他不甘心就這樣失敗,於是,他附在旁邊一位官員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那官員聽後,臉色微變,隨後,他站了出來,高聲說道:“張大人此言差矣!下官以為,張大人的方案,似曾相識啊……”那官員拿出幾張紙,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說道:“這些,可是前朝一位治水官員的手稿,與張大人所說,竟有八九分相似!莫非張大人……是抄襲前人之作?”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片譁然。
李公子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彷彿勝券在握。
張遠卻絲毫不慌,甚至還有點想笑。
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