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
汴京的繁華似乎體現在方方面面。
有一正店,店面首彩畫歡門、設紅綠杈子,緋綠簾幕,綵樓。
入其門,一直主廊,約一二十步,分南北兩廊,皆齊楚閣兒,穩便坐席,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妓女數十,聚於主廊,以待酒客呼喚。
此時內些許議論聲傳了出來。
“聽說了嗎?這次永珍樓的拍賣會邀請了官家。”
“你說這個,我也聽說了,據說這拍賣行的請帖還是親自送到張相公府中的,相公再三確認後又交給了官家。”
“你說官家會去嗎?往常永珍樓的拍賣多是些武林人士和商賈在參加。”
此時又有一道聲音插了進來。
“我覺得官家還真有可能去參加。”
之前討論的二人瞬間被這道聲音吸引,好奇的看著他。
“此言何解?”
那被注視著的人,則是一臉神秘的說道。
“我聽說啊,這次永珍樓裡的拍賣品不止往常那些武功秘籍,神丹妙藥之類的,還加了兩個神秘的拍品,聽說這兩件拍品就是專門為官家準備的。”
店中其他的人此時也被這幾人的討論聲吸引住了,忍不住開始七嘴八舌的猜測。
“不會是什麼能延年益壽的寶貝吧!”
“我覺得不對,官家正值壯年,還不到要延年益壽的地步。”
“有道理,那會不會是利於子嗣方面的神物啊!官家子嗣方面確實單薄,如今也就延安郡君俞氏有孕在身。”
“要真是利於子嗣的東西就好了,官家這般好的一個人,就該多子多福。”
玖寧坐在二樓靜靜的聽著樓下眾人的討論。
心裡默默反駁。
“可惜那兩件拍品既不是能延年益壽的神丹妙藥,也不是能讓仁宗子嗣滿堂的神物,而是紅薯和土豆。”
至於為什麼把這兩樣高產作物放到拍賣行裡大庭廣眾的拍賣,玖寧是深思熟慮過的。
她一開始不是沒想過直接把糧種交給仁宗,雖說皇宮內高手不少,但攔不住她,她完全可以直接交給仁宗。
但那樣的話她該如何讓仁宗相信這種子的真實性,總不能她說紅薯畝產二十石,是水稻小麥產量的十倍,仁宗就信吧!
想想都知道不可能,畢竟差距過大了。
縱使仁宗信了,這紅薯土豆的推廣也沒那麼容易。
以前她還真的以為自己只要把糧種交給仁宗,依照仁宗的秉性定會不遺餘力的推廣下去。
但已經在江湖混了十年之久的玖寧不再那麼相信仁宗了。
不是說她不信仁宗的品行,而是她不信任這個時代的官僚環境。
宋朝是個土地兼併合法的朝代啊!
紅薯和土豆最大的優點就是產量高。
而這個優點最大的受益人群是平民百姓。
對於那些官僚豪紳、富商巨賈之類的人來說,紅薯土豆也只能算是一種豐富的菜品而已,沒有必要大範圍種植。
問題來了,宋朝的絕大多數土地是在地主豪強手中,最需要這些糧種的人反而沒有種植它們的土地。
受限於這種情況,玖寧只能選擇先讓人種植出一批紅薯土豆,試著去推廣。
很遺憾,她失敗了,原因是因為她選擇的地方不對。
逍遙派的產業多數是在揚州江南還有汴京這種繁華地帶,因為這裡的錢好掙。
但這些地方畢竟是整個北宋最繁華的地帶,這裡的聚集的都是些有家底的人,他們或許會因為獵奇的原因種植了一批,但均是小面積種植。
而依附於這些人擅長種植的平民,根本就沒有土地去種。
沒錯,這種繁華地區的土地永遠不會流落到百姓手中的,那些地方的土地早就被瓜分乾淨,縱使流通,也只會流通向有錢有權的那部分人手中。
玖寧有想過換個地方再行推廣,但這樣下來效率實在是慢,她也沒有那麼多的人手去推廣。
所以,最終她還是把目光放到了宋仁宗的身上,她只能賭一賭宋仁宗的善良,會讓他願意一試。
於是她隻身闖了皇宮,並且給宋仁宗看了紅薯的產量。
果然,宋仁宗很高興,當時就要召集朝臣商議糧種推廣的事。
玖寧阻止了他,玖寧很清楚這些大臣並不會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