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蒼走在最後,扭了扭肩膀,呂布這廝氣力還挺大。
轉頭深深的瞥了一眼遠處的火光,看也不看一邊臉上帶著諂媚笑容的龐坤,直接往通道里走去。
出了燧門,王蒼髮現眾人站在院子裡,把不大的院子擠得滿滿當當的。
王蒼看向站在最前的呂布問道。
“大兄,外面發生了什麼事,為何都站在院內閉不出門?”
呂布臉色有些扭曲,憋著氣說道。
“賢弟,你弄來的那些袍子太臭了,聞著都犯惡心。”
王蒼一愣,默默的穿過人群,推開院門,一股惡臭撲面而來,連被拴住的戰馬都有些蔫了,這些平時嘴裡沒停的牲口這下連胃口都沒了,可見一斑。
王蒼招呼劉破奴過來,幫忙把身上的甲冑脫下,劉破奴起初還有些不情願,看那樣子比被砍頭還要難受,最後只能捏著鼻子走了過來。
換上了滂臭的襖袍,王蒼感覺自己和掉進了溷廁一般,靜靜的看向院中的呂布和義從,想測試一下他們是否願意跟隨自己。
最先邁出院門的是陳寬,臉上掛著和往常一樣的憨笑,陳寬的體型有些橫向發展,始終脫不下身上的皮甲。
王蒼笑著上前,幫忙解開革帶,陳寬也不挑,隨手拿了件襖子就套在了身上。
第二個沒想到不是高寶,反而是宋憲,宋憲過來的時候沒著甲,後背的鞭痕上過藥,但還是隱隱作痛,堅定的跟著陳寬走了出來。
高寶不甘人後,也大步越過宋憲,走到王蒼面前,從馬上取下襖袍開始更換。
離院門有些遠的大車張了張口,但是沒發出聲音,有心想跟著出門,但自己的主人還沒發話,只能把邁出去的左腳又不動聲色的收了回來。
呂布看了眼王蒼,又看向左右義從,臉色露出一絲掙扎的神情,想了想,故作豪氣的說道。
“捨不得身子,套不著鮮卑!”
王蒼心裡暗自腹誹:“換身鮮卑人的襖子而已,整的和白門樓一樣。”
但臉上還是溫和的笑了笑,看著呂布和義從們換起了襖袍,雖然一個個面有難色,但經過剛才推食食之的小舉動,義從們沒有當場表現出來不滿來。
好在有長城隔著,鮮卑人也不清楚烽燧這邊的動靜,王蒼吩咐眾人不要生起火把,策馬來到最近的烽燧附近,聞訊而來的騎卒王蒼還有些印象,聽魏三叫他桑兄。
丈餘高的長城內側,眾人立於牆角處,半月的散發出的月光也照亮不進這處陰暗的牆根。
王蒼招呼桑姓騎卒看守好馬匹,把魏三喊到身前,低聲囑咐道。
“去趟芒幹水,讓那邊的老卒夜間不用鑿冰,這是緊要大事!”
“唯。”
“賢弟,快些。”
“來了。”
王蒼拿出從燧中找來的繩索,和呂布當先爬到城牆上站定,看了一眼兩三里外的鮮卑營帳後,笑著對呂布說道。
“觀此營帳搭建的竟如此粗糙,外圍連個負責警戒的斥候都沒有。”
“是夠蠢的,不過正好成全了賢弟和為兄嗎?”
“是極,大兄,招呼義從們上來吧。”
“嗯。”
待到劉破奴、候成等人們都翻過了城牆,王蒼帶著眾人圍著營帳走了個斜線,深一腳淺一腳的朝著營帳側面悄聲而去。
------
1.麥飯、豆羹:關於東漢末年的飲食結構因小冰河氣候的原因,較於前漢有很大的轉變,耕種的糧食的轉變在前文的註解中有提到過,此時就不過多贅述。
2.鹽豉醬:成書於西漢元帝時期的《急就篇》上就有記載。
稻黍秫稷粟麻秔,餅餌麥飯甘豆羹...鹽豉...
稻:通指水稻。
黍:通指脫殼後的黃米。
秫:通指粘高粱,較於口感,偏糯些。
稷:通指高粱,較於口感,高粱比粘高粱口感差些。
粟:通指小米。
麻:通指胡麻,也叫芝麻,自通西域後引進中原。
《四民月令》上說:二、三、四、五月都可以種植胡麻,並且五月可以收穫胡麻,有果實的叫苴麻,果實稱為麻籽,取其外殼可織成麻衣。並且五月還能販賣胡麻和大小豆,並且大小豆的生長週期極短。
秔:通指粳米。
餅:通指湯餅。食之有飽腹感,史書上被梁冀毒死的漢質帝就是食用了煮餅,也就是湯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