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府中初見各官吏 傅籍冊上呂奉先(1 / 2)

小說:漢吏 作者:三國小吏

“二三子可知,再有幾日鮮卑就該要寇我邊郡了。”

見在場眾人沒有反應,王蒼又淡淡的說了一遍。

在坐的各級吏員一時間面面相覷,這個新上任的塞尉張口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塞尉何出此言?”

曾經的老上級,侯長第五班,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首先接住了話頭,帶著點疑惑的看著曾經的下屬。

對於王蒼,第五班頗有印象,剛來時給人的感覺有點儒雅,不像個兵卒,反而帶著一股子書卷氣,如今卻居於自己之上,一時間強烈的反差感讓第五班有點難以接受。

“剛剛進門前,正好有快馬傳來情報,佑漢燧周邊幾里的天田昨夜發現了很多人馬往來的腳印,佑漢燧離武泉塞東邊不過十幾裡地,鮮卑人已經有些蠢蠢欲動了。”

“前幾天我俘虜了日律部大帥的小兒子,加上天氣愈發嚴寒,趁著還沒下雪,日律推演不會坐在氈帳中度過這個冬季的。”

看著在座的眾人,王蒼帶著肯定的語氣,檀石槐只要不死,這個冬天肯定不會安靜的,而日律推演所部鮮卑的草場就離武泉塞最近,一場報復在所難免。

在華夏幾千年的歷史裡,在與異族的衝突中,從來都只有誰手中的刀更利才有話語權。

王蒼首先看向尉史,大聲喊道。

“尉史何在。”

左邊下首兩個模樣相似的青年男子從案几後挺直脊樑,恭敬地對著王蒼行了個禮。

“下吏在。”

“你二人稍後派幾個機靈點的尉卒,一人雙馬,讓長城沿邊的燧卒枕戈待旦,夜不卸甲,只要有大批鮮卑人的動向,即刻點燃烽火。”

“把每天巡視天田的燧卒都撤回來,現在務必保證每一個有生力量。再讓各烽燧附近的郵置,把戍卒家屬都遷移到石城內,不然她們只會成為鮮卑人擄掠的物件。”

“唯。”

費伯和費仲兄弟也覺得此事需要先辦,按劍起身慨然應道,對著王蒼拱手行了個禮,自發離堂到前院的官署裡去了。

優先安排好烽燧和燧卒家屬的事宜後,王蒼低頭看了眼手中的名冊,兩屯士卒,其中一屯騎卒,一屯材官。

騎屯長呂布?隊率成廉、侯成。材官屯長杜颯,隊率秦宜祿.....

王蒼轉頭看向右邊上首披甲的壯漢,只見其跪坐在那裡就像一座山嶽一般,身量極高,一雙濃眉下的眼睛如同鷹隼,從王蒼進門時就一直盯著,好像對自己頗感興趣的樣子,應該是呂布無疑。

呂布下首的另一位屯長杜颯就年長很多,看年紀應該都快五十歲了,身材有些短小精悍的樣子,骨架很大,脖頸處有一道頗為猙獰疤痕從下頜一直延伸到鎖骨,眉眼間滿是堅毅,顯然,這是一名在邊塞待了幾十年的活化石,真正的百戰老兵。

剩下幾人相貌各異,但從身量外貌上來看,無一不是猛鶩之輩。

侯成,應該是那個愛喝酒的呂布八健將,成廉記得也在其中,王蒼心中暗喜,撿到寶了!

呂布和杜颯幾人見王蒼望向自己,隱晦的交換了一下眼神,坐在最下首一個身材瘦長的青年首先開口問道。

“下吏戍卒隊率秦宜祿,不知大人有何退敵良策。”

秦宜祿,好像前世看過他的一些故事,有點耳熟。

王蒼緩緩開口說出早就打好的腹稿:“正是需要與爾等商議背寇事宜。”

“從傅藉上看,塞中能用之卒不過三百,其中的戍卒不過二百餘,從雲中到武泉塞,騎兵攜帶三天干糧全力行軍,朝發夕可至,步卒需要攜帶輜重,最少也要三天才能到達。”

“此次入寇的鮮卑騎兵定然不會少於萬人,雲中郡兵不過千餘人,還要守禦郡治,府君至多派出四五百人,這等人數,對鮮卑騎兵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離武泉塞最近的只有度遼營和南匈奴人了,度遼營自三年前潰敗,至今也未重建,不過寥寥幾百人。”

“呼衍骨都侯那邊大概能出兩三千勝兵,其他幾部南匈奴合計加在一起,差不多也有近萬人。此次,只要保住武泉塞不失,鮮卑人想侵入內地郡縣,必須要尋找其他隘口,山中小道,或者填土過長城。到時候,其他州郡援兵在中樞的調令下會源源不斷的前來支援。”

“但現在,最少都需要我們堅守住五到十天。”

在場諸吏的氛圍有些躁動,連一向自身驍勇的呂布都有些坐不住了,他是能打不假,但亦不能以一敵萬。

年紀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