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穆爾半島上遍佈低矮丘陵,沒有地形緩衝的南坡只存在於海岸邊的丘陵上。
而顏思齊在選址時,其實早就考慮到了地形緩衝,
選的都是離海岸有一定距離,且東邊和南邊有較多丘陵遮擋的丘陵的南坡和東南坡。
至於植被緩衝,李國助在制定伐木場改柞蠶場的方案時,也考慮到了。
因為阿穆爾半島上的植被目前還沒有遭到大規模的破壞,
所以只要阻止天然植被遭到進一步的破壞,就可以保證植被緩衝的作用。
為了防風、及避免海岸的土地鹽鹼化,儘管擁有半島上為數不多的平地,李國助還是下令禁止繼續開墾位於海岸的土地。
去年開墾的那五畝地也要逐漸退耕還林。
在這種情況下,耕地就只能在半島上遠離海岸的丘陵地帶開墾了。
考慮到永明城目前人口還少,及環境保護的需要。
李國助目前只允許在柞蠶場下方的山腳地帶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
而且為了避免水土流失,確保植被緩衝,他也禁止砍伐山腳上剩下的樹木。
這就使得永明城的農業發展模式呈現出了“林下經濟”的趨勢。
根據林木與作物的分佈關係,林下經濟的模式可分為間作模式和樹下種植模式。
間作模式下,作物和林木在空間上有一定的間隔,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共同利用土地、光照、水分和養分等資源。
林下間作模式包括規整間作和不規整間作。
規整間作一般是在人工林裡進行,樹木和作物都是成行成列地規則分佈。
不規則間作一般是在天然林裡進行,
可以靈活地順應天然林的複雜地形,依據不同地段的實際情況開展林下經營活動,
避免因強行追求規整而進行大規模地形改造帶來的生態破壞,以及過高成本投入等問題。
因為是在天然林伐木場裡種植農作物,所以半島上的林下間作就是不規則間作。
其實在這座半島上的天然森林裡,高大粗壯,適合建築、造船使用的樹木還是居多。
因而在砍掉這些樹木之後,丘陵上剩餘的低齡樹木和灌木已所剩不多,分佈較為稀疏。
所以利用它們之間的空地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還是綽綽有餘的。
但這些樹木終究是會影響到農作物採光的。
所以種在它們之間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最好是耐陰作物,
如果不得不種喜光作物,則要儘量種在開闊的林間空地上。
在土豆、番薯、玉米、菸草、甜菜這五種作物中,
土豆、番薯、菸草都是喜光作物,
光照不足會對它們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導致產量降低。
所以李國助讓陳勳儘量把它們種在較大的林間空地之上。
玉米也是喜光植物,但具有一定的耐陰性,不過總體上更適合在光照充足的環境生長。
所以李國助讓陳勳選擇中等大小的林間空地種植玉米。
甜菜具有一定的耐陰性。
雖然甜菜生長也需要光照,但在半陰環境下也能較好生長。
不過,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甜菜的光合作用更充分,有利於糖分的積累和塊根的生長。
但相較於其他幾種作物,甜菜在耐陰方面表現相對較好。
所以李國助讓陳勳把它們種在較小的林間空地之上。
豆科植物,如大豆、蠶豆、綠豆、黃豆、紅豆、花生等都可以採用樹下種植模式。
它們都有良好的固氮能力,可提高土壤肥力,與樹木形成較好的共生關係。
種豆一是為榨油,二是為了飼養牛馬,豆料榨油以後形成的豆餅,是牛馬的優良飼料。
為了滿足開墾土地和作戰的需求,李國助吩咐陳勳今年要去朝鮮引進耕牛和戰馬。
最好是在開始整改柞蠶場之前去引進,這樣對整改柞蠶場也會有幫助。
在山腰的柞蠶場裡,李國助也搞了林下經濟。
他讓陳勳在整改伐木場為柞蠶場時,保留了其中的榛子樹,並酌情進行補種。
柞蠶場一般空間開闊,柞樹之間存在較多的空地。
榛子樹作為亞喬木樹種,樹冠相對較小,可充分利用柞樹間的空地進行栽植,
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在空間上不會與柞樹產生過多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