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只好停下腳步,無奈地嘆了口氣,但是隱藏的比較好,就跟跑累了喘氣一樣。
“唉,小當家,我發現這蠶場裡有不少榛子樹,是你刻意留下來的嗎?”
張薇果然沒有察覺李國助的異常,開始對柞蠶場的林下經濟提問了。
“是啊,這林子裡本來就有不少榛子樹,我覺得留下也沒壞處,還能方便採集榛子呢。”
李國助儘量用平實的道理,開始給張薇灌輸林下經濟的理念,
“天然林裡各種植物之間原本是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咱們人為地把它改造成蠶場肯定會破壞這種平衡,”
“所以在確保槲樹為主的情況下,我還是傾向於儘量保留其它樹種,”
“即使是林中的花花草草,我也儘量不去破壞它們。”
“如此蠶場裡應該就能很快形成新的平衡,使槲樹和其它植物都能茁壯成長。”
“這樣不但可以節省很多養護槲樹的成本,也能從其它植物上得到好處。”
“比如可以從榛子樹上方便地採集榛子,可以從松樹上採集松子,”
“樹下還能採集到藥材、蘑菇什麼的,”
“如果覺得采集野生的不方便,也可以在蠶場裡種植藥材和蘑菇。”
“反正我覺得怎麼都比只留下槲樹強。”
“我覺得,這就跟在農田裡間種幾種不同的田禾是一個道理。”
張薇眉眼輕揚,深以為然地嗯了一聲,含笑點頭道:
“小當家說的在理,我記得《茶解》裡就有提到茶樹和其它樹種間種的好處,”
“說與桂、梅、辛夷、玉蘭、蒼松、翠竹之類間種,可以為茶樹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至於樹木與田禾間種,古代農書裡也是多有提及,”
“比如《齊民要術》裡講到,桑樹與綠豆、小豆間作,對桑樹生長有益。”
“再如《陳旉農書》裡講到,桑樹與苧麻間種,桑根植深,苧根植淺,並不相妨,而利倍差。”
“所以小當家在蠶場之下的山坡林間種植田禾,可謂是深得其中三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