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撫琴未辨花容貌,已覺仙姿入畫裁(2 / 2)

,捲起千重巨浪,展現出激昂澎湃的氣勢。

演奏時指法要求細膩且精準,需要運用到多種指法技巧,如吟猱、綽注、滾拂等,

透過這些指法的巧妙運用來表現出龍吟的韻味以及滄海的波瀾壯闊。

尤其是吟猱指法的運用,多處有規律的吟猱配合旋律,恰似龍吟之聲。

該曲短而有力,極重細節,自始至終力度渾厚,動人心絃。

在若隱若現中似有老龍秋啼滄海底,給人一種清越沉渾之感,

將蒼龍出雲入海、飛潛莫測的意境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這依山傍海的半島之上演奏此曲,自然也是十分應景。

這讓李國助不得不佩服那位神秘的琴手,對意境的精準把控。

龍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權威、力量、吉祥等,

滄海則代表著廣闊無垠、深邃神秘的大自然。

琴曲以“滄海龍吟”為名,寓意著一種強大的力量在廣闊的天地間展現,

象徵著人們對強大力量和自由境界的嚮往與追求。

此曲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

透過琴音描繪出滄海的波濤洶湧和龍吟的磅礴氣勢,

讓演奏者和聽眾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

進而引發對宇宙、人生的思考,達到一種心靈的淨化和昇華。

又是大約五分鐘多一點,琴聲再次戛然而止。

李國助依然壓抑著想要一睹琴手真容的衝動,滿懷期待地緩步而行。

然而這次,在走了將近一分鐘後,不等琴聲再次響起,

李國助的眼前豁然開朗,卻是到了一處山坳邊緣。

但見正對面遠處的山坡之上,有一座涼亭,

一個漢服妙齡女子端坐其間,款按瑤琴。

面對此情此景,李國助不覺張口吟出一首詩來:

“翠影依風立遠臺,霓裳漫舞韻徐來。”

“撫琴未辨花容貌,已覺仙姿入畫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